王晓伟 发表于 2020-2-5 17:06:05

一碗家乡的元宵节

一碗家乡的元宵节一天里忙忙碌碌,要不是看到窗外的霓虹亮起,都忘记元宵节了。做完手头的工作,突然觉得肚子空空,看看表已经很晚了。猛地想起,办公桌的抽屉里还放着一盒母亲亲手做的元宵。取出盒子,走向食堂,请师傅给煮熟,直到一碗元宵放在眼前。师傅笑笑道:“咱这儿有元宵,干嘛从家带呀?”“就喜欢这个味儿的!”我端着勺子笑眯眯的回答道。
灯光下的元宵晶莹剔透,都能看到里面深红色的枣泥馅儿,热气裹着浓重的糯米香扑鼻而来,吃上一口,香甜美味。眼前的电视里播着闹元宵的节目,喜庆的歌曲充满带入感,再加上口中的元宵,让我想起家乡的元宵节。
母亲坐在厨房里,用枣泥和绿豆沙沾着糯米粉,来回晃动着簸箕,里面的元宵滚动着沾满了糯米粉,变得又白又圆。我说自己最爱吃枣泥的,因为它甜甜的很温馨。母亲听后总是多买一些红枣,蒸熟了备用着。一家人在一起,吃着元宵看着元宵晚会,听着电视上揭晓春节联欢晚会上各种节目的得奖情况,父亲和母亲总是评论着得奖的名次,而我却总是心属元宵庙会,小时候一到这个时间段儿就会吵着父亲、母亲带我去参加。
鞭炮齐鸣,礼花升空,满天的璀璨散发着梦幻般的魅力,催促着我推动父母的步伐,直到庙会上看到眼前的盛景。踏进柏树松枝搭建的临时牌楼,上面布满了各色宣纸扎的花朵,再加上几盏大红的灯笼,把这正月十五的夜色变得红润喜庆。最有意思的就是赏烟花,只要到了点,烟花就开始了。庙殿里堆满了成捆的烟花,由专人把守。庙前的空地里摆满了鞭炮烟花,年轻人们将烟花与鞭炮相连,管事儿的大伯一嗓子“第二波开始了!”,瞬间鞭炮再起,一颗颗礼花随之升空,在空中绽放出魔幻般的花朵。每一波的礼花都不一样,有满天星、降落伞、龙腾虎跃、孔雀开屏等,等那降落伞状的礼花将一颗颗星星挂在降落伞下,伸手触摸,一股灼热涌上心头,虽然疼痛,但心中却是百般美好。
礼花过后,秧歌队舞起来了,锣鼓喧天,热闹极了。舞者们七彩的衣服在红润中星光闪闪,一个个描眉化粉面带笑容舞动在一片欢声笑语之中。随着一阵高调的锣鼓声,秧歌队腾出了一条道儿,管事的大伯手拿铜锣,在前方一个劲的敲着,叫喊着身后的人们紧跟队伍,这就开始走元宵祈福阵了。谈及这个阵势,可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环节,阵法是根据专人设计的图纸摆设,一般选在距离庙殿最近的空场地方。听老人们说,大家祈求庙里的神仙,福泽百姓,保佑这里一方平安富裕。空场上提前有人将砍来的木棒去皮削直,按照阵法点位插在空地上,上面绑上漏斗状的储油器,再撵上一股灯芯。听说这些油都是百姓们集资捐献的,为的就是祈福所用。当一盏盏油灯点燃,木棒之间再拿绳索相连,形成祈福阵法。如星光银河,焕发出玄妙的感觉。人们跟随着管事大伯的铜锣声,慢慢的行进在阵法中,将这元宵节的活动推向了高潮。有些调皮的孩子,不按套路出牌,结果困于阵中。不过,这个不用着急,只要原地等待,队伍总会经过将其带出的。
渐渐的,夜色浓重。午夜来临,空场上只留下亮着的灯笼,三三两两的人们不愿离去,可能是舍不得这元宵之夜吧!痛痛快快的玩儿了半夜,回家吃着母亲煮好的元宵,甜甜的饱含美好和快乐。就像这碗中的元宵,盛着家乡的元宵节伴随着幸福的眼泪让我慢慢咽下了这久违的怀念。(王晓伟)

王晓伟 发表于 2020-2-5 17:12:53

每日工作很忙,夜里坚持挤时间写作,好想把生活中凝结的想法一一表达,贵在坚持,走出自己的写作风格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碗家乡的元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