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城的“奶奶工人”:11人每天手工缝制600多个口罩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康劲
来源:中工网http://character.workercn.cn/html/files/2020-02/13/20200213103231339561158.jpg
http://character.workercn.cn/html/files/2020-02/13/20200213103237699768832.jpg
“这些口罩都是我们手工做的,虽然慢,但多做一个,就能多贡献一份力量”,这是年近古稀的解秋云,面对疫情,表现出的沉着和冷静。
疫情发生后,在被服厂加工车间里,解秋云和11名“老姐妹”已经连续10多天在赶制口罩,哪怕与人交谈,大家手里的针线也依然行云流水般穿梭,“口罩看似简单,但加工一个却需要30多道工序,大部分工序都是由手工完成的,每一针、每一线都不能马虎。”
这个被服厂加工车间虽然很小,但“背景”很不简单——坐落在戈壁深处的“中国核城”,隶属于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也名甘肃矿区的民政集体管理公司,这里也是中国最早、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政企合一的核工业综合性科研生产基地。
肺炎疫情发生后,口罩需求量急剧上升。被服厂积极响应四0四、甘肃矿区的号召,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开始加班加点制作口罩。11名工人,每天制作600余个口罩,从正月初四一直干到现在,已制作完成1万多个口罩,及时供应疫情防控一线。
解秋云是被服厂的负责人,已经68岁了,大家都亲切的叫她“解姨”,其他的工人也都不年轻,都到了当奶奶抱孙子的年纪。但在疫情突发的非常时期,大家也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连续工作十多天,没一个迟到早退,整天忙得连水都顾不上喝。解姨说,“每天上班,大家先洗手消毒,越是困难时刻越不能给政府添麻烦。”
口罩虽轻,但情谊重,在特殊时期,“罩住”的是一方人的平安。解姨说,“疫情面前没有谁是特殊的,我们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工作,如果能够为战胜疫情做点事情,我们都很高兴。全民战“疫”,人人出力,哪怕不给我们材料费、加工费,我们也要做口罩……”
在这个小小的车间里,用针线串起的不仅仅是口罩,更是中国核城的“奶奶工人”对早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美好祝愿。(照片由甘肃省总工会宣教部提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