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中国雄师——第四野战军》上 篇 驰骋天下我为雄——第四野战军征战纪实
州地区。山东军区第三师 8300 余人,鲁中警备第三旅 4000 人,分别在鲁中军区 政委罗舜初、警备第三旅旅长胡奇才率领下,走海路,于 12 月上旬到达辽阳、 鞍山地区。
胶东军区海军支队 1000 余人,在支队长田松率领下,走海路,11 月中 旬转赴牡丹江地区。
此外,先后进入东北的还有山东军区直属部队与机关人员 4000 人及地方 武装一部,分别进驻安东和沈阳地区。
截止到 1946 年初,八路军山东军区奉命开赴东北的部队共有八个师
(旅),三个支队,合计 6 万余人,日后成为东北人民自治军、东北民主联
军主力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5 年 9 月 17 日上午,延安东关机场一架苏军后贝加尔方面军前线航 空兵的双引擎道格拉斯式运输机,向沈阳方向飞去。刚被任命的东北局书记 以及日后成为东北人民自治军政委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彭真,刚被任命的 东北局委员以及日后成为东北人民自治军副政委的中央政治局委员陈云,此 外,还有日后担任东北人民自治军重要领导职务的叶季壮、伍修权、曾克林 等人此时正在飞机上。
彭真等人飞离延安,是中共根据先期进入东北的曾克林反映的情况而所 采取的部署。
9 月 5 日,曾克林率部乘火车抵达沈阳。驻扎在沈阳的苏军不准曾部下 车,曾只好带着参谋到苏军司令部交涉。苏军卫戍司令卡夫东态度冷淡。曾 克林强忍解释。卡夫东道:“根据雅尔塔协定和中苏条约,最高统帅部是不 会同意你们进沈阳的。”曾克林据理力争:“你们有最高统帅部,我们也有 最高统帅部。我们的最高统帅部是毛泽东、朱德。我们是奉他们的命令来沈 阳的。要我们离开沈阳,需要有延安总部的命令。”经再三交涉,苏军驻沈 阳卫戍司令卡夫东终于同意曾克林部下车,但部队必须住到沈阳市外 30 里的 苏家屯。曾部 2000 余人抵达沈阳的消息不胫而走。当地群众涌上街头热烈欢 迎的场面出乎苏军预料,于是又通知曾克林部驻扎在市区故宫东面的小河 沿。9 月 6 日,曾克林、唐凯率第十六军分区司令部进驻原伪满市政府大楼。
9 月 7 日,苏军驻沈阳最高军事机构——近卫坦克第六集团军邀请曾、唐。
在近卫坦克第六集团军司令部,克拉夫钦科上将、杜曼宁中将率苏军驻沈阳 各军兵种负责人、军长、军事委员会见了他们。席间克拉夫钦科表示了歉意。 随后双方就如何相互配合作战,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非常感谢联西老师光临指导本帖并问好!!!
赵老师辛苦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