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中国雄师——第四野战军》上 篇 驰骋天下我为雄——第四野战军征战纪实
总部的部队还有:原山东军区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第七师、鲁中警备第三旅; 由原冀鲁豫军区第二十一团于沈阳以西地区扩编而成的第二十五旅;
由原陕甘宁边区第三五九旅一部于本溪、抚顺地区扩编而成的第三五九 旅;
原新四军第三师,下辖第七旅、第八旅、第十旅、独立旅。这些来自冀 中平原、胶东半岛、延河之滨和淮水两岸的八路军、新四军,是中国共产党 与国民党争夺黑土地的最基本力量。在向东北进军的几路主力部队中,最艰 苦、行军最远的,大概要数黄克诚的新四军第三师。
9 月下旬,新四军第三师所辖四个旅和三个团,分两路,陆续从江苏的 盐阜、淮海地区出发,经江苏、山东、河北、热河,历时 60 多天,行程 3000 多里,抵达辽西锦州地区。
1945 年 8 月中旬,黄克诚奉命率新四军第三师主力一部,进抵淮南津浦 路以西,协同新四军第二师阻止国民党桂系部队东进。当黄克诚得悉苏军发 动远东战役之后,一向深谋远虑的他向华中局书记饶漱石提议,立即给中央 发报,建议中央及军委迅速派大部队到东北去,不要管苏联同意与否,不可 错过时机。然而,饶漱石却不同意,黄克诚即以自己的名义起草了一份电报。 在这份《我对目前局势和我军军事方针的意见和建议》的电报中,黄克诚主 张“有决心地、主动地放弃一些地区,集中主力进行决战,创造联系一片的 大战略根据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游击战争,逼迫蒋介石向我让步,取得和 平”。在军事部署上,黄克诚向中央建议:
“1、东北既能派队伍进去,应尽量多派,至少应有 5 万人,能去 10 万人为最好。并 派有威望的军队领导人去主持工作,迅速创造根据地,支援关内斗争。
2、以晋、绥、察三地为关内第一战略根据地,应集中 10 万主力,进行消灭傅作义、 阎锡山、胡宗南之决战,达到控制整个察、绥与西北部和太行山全部。
3、以山东为关内第二战略根据地,应集中 15 万主力,待敌人缴枪之后,在济、徐、 胶、海铁路线进行决战,达到控制整个山东。
4、其他各地区,则成为二大战略根据地之卫星,力求争取局部决战之胜利,若不可 能时,即以游击战争长期周旋。”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非常感谢联西老师光临指导本帖并问好!!!
赵老师辛苦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