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中国雄师——第四野战军》上 篇 驰骋天下我为雄——第四野战军征战纪实
杨国夫的七师撤出山海关后,就让敌人粘住了甩都甩不掉。七师的第二十团,担任殿后任务。为了摆脱国民党军的追击,他们避开公路,沿山里的 大道走。然而每当部队进驻一个村镇,不久敌人便会光临,还常常利用拂晓 或黄昏进行偷袭,搞得部队不得安宁。后来才知道辽西的一些大村镇,都有 电话通往铁路沿线车站或城市,凡有军队过往或发生任何情况,当地的伪政 府人员就向上面报告。
11 月 22 日,国民党军进占兴城、锦西。同日,中央军委电示东北局:
国民党第十三、五十二军向锦州急进,希望东北人民自治军集中营口、 沈阳主力到锦州方面,协同黄克诚、梁兴初部全力歼敌。处境十分艰难的东 北人民自治军无法调营口、沈阳的部队,就连走得快一点的梁兴初部也没有 赶上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的长驱直入。
22 日是林彪进入东北以来最难熬的一天。一份份失利的电报——兴城失 守,锦西失守,锦州告急,他经过长时间的踌躇和缜密思考,终于定下决心, 唤来机要秘书,字斟句酌地口授了致中央军委及东北局彭真、罗荣桓的电报:
“连日我在兴城锦州一带所见所闻,我部队已参加作战者疲惫涣散,战斗力甚弱。新 兵甚多,缺乏训练。梁(兴初)师刚到,黄(克诚)师尚未到,远落敌后。各部皆疲劳, 武器弹药不足而未得补充,衣鞋缺乏,吃不惯高粱,缺少用费。此外,自总部起各级缺乏
地图,对地理形势常不了解;通讯联络至今混乱,未能畅通;地方群众则未发动,上匪甚 多。故迂回(指敌人)包围时,无从知道。敌人利用我以上弱点,向我推进,并采取包围 迂回。依据以上情况,我有一个根本意见,即:目前我军应避免被敌各个击破,应避免仓 促应战,应准备放弃锦州以及以北二三百里,让敌拉长分散后,再选弱点突击。因此在沈 阳、营口各地之我军,不必赶来增援,应就地进行装备与训练,养精蓄锐,特别加强炮兵 的建设,以待日后之作战。目前黄梁两师皆我亲自指挥,如能求得有利作战时,即进行极 力寻求战机。侧面的歼灭战,此可能性仍很大,但亦不拟轻易投入战斗??”
发出这份与中央方针背道而驰的电报是需要勇气的。后来的形 势发展也证明,避免锦州决战是一个完全正确的决策。1947 年 5 月, 陈云曾指出:避免锦州决战和成功地指挥四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