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中国雄师——第四野战军》上 篇 驰骋天下我为雄——第四野战军征战纪实
平撤退,是中国共产党 武装进入东北前七个月中的两件大事。如果在这两件事情的决策上 发生错误,那么,东北就难有以后的好形势。11 月 23 日,中央军 委复电林彪、罗荣桓、彭真:“同意林彪 22 日电报的基本意见,但黄(克诚)、梁(兴初)两部应力求在敌侧后 消灭敌之一两个师,迟滞敌之前进,以便争取时间进行各种准备,寻找机会消灭敌人。”
林彪当日决定在锦西、高桥以西地区进行一次歼灭战。他命令梁兴初的 第一师、黄克诚的第三师火速赶到江家屯集结;沙克部第二十七旅在高桥、 锦西附近正面抗击;杨国夫的第七师以一个团为诱饵,逼近与吸引敌人;主 力则隐蔽集结于杨家仗子、毛家屯一带,准备对进入这一地区的国民党军进 行一次歼灭性打击。
然而,当担任诱敌任务的杨部将敌诱到预定地点后,主力部队尚未到达。
唯一按时到达的梁兴初部已是疲惫不堪。这场由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策划 的歼灭战,就这样不战而罢。
11 月 24 日杜聿明下达了攻打锦州的命令。担任迂回任务的国民党第五
十二军兵分两路,渡过小凌河,向锦州侧后进击。担任正面攻击的国民党十 二军,倚仗优势兵力和强大炮火于 26 日发起攻击。东北人民自治军于锦州、 锦县、二郎山等地同国民党军展开激战。
当天,我军即撤出锦县,放弃锦州。
锦州失守,辽西走廊东门洞开。东北人民自治军失去了遏止国民党军进 入东北的最后一道屏障;中共控制全东北的条件亦不复存在。
杜聿明部从突破山海关到攻占辽西重镇锦州仅仅用了十天。蒋介石发来 电报,嘉奖杜聿明部全体官兵,并严令杜聿明,没有他的手谕不准继续向东 北腹地前进。
撤出锦州后,林彪将黄克诚部、梁兴初部、杨国夫部和山东军区第二师 罗华生部,集结于锦州以西、以南、以北的外围地带,伺机歼敌一部。 28 日,集结于锦州西南大小虹螺山地区的梁兴初和黄克诚部,向行进于高桥附 近之国民党军后续部队进行侧击,但未达到预期战果。 11 月底至 12 月初, 在北宁铁路锦西至锦州段俟机歼敌,又没能奏效。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