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X68 发表于 2020-3-1 21:03:20

长篇小说:《中国雄师——第四野战军》上 篇 驰骋天下我为雄——第四野战军征战纪实

——“七无”情况,即“无党(组织)、无群众(支持)、无政 权、无粮食、无经费、无医药,无衣服鞋袜等。部队士气受到极大影响,锦 州、山海关以西地区土匪极多,少数人不能通行,战场极坏。而敌人已占领 锦州,将直达长春。我提议我军暂不作战,进行短期休整,恢复体力,并以 一部主力去占领中小城市,建立乡村根据地,作长期斗争之准备。”12 月 17 日,三师又给军委去电报:


  “部队武器仅补充步枪 1200 支,轻重机枪 44 挺,山炮 10 门,野炮 4 门,尚不能补 足。沿途留下之武器,且多破缺不全,为新部队丢下不用者。杨师,梁师稍多一点,干部 战士对新部队装备完善,老部队破破烂烂,极不满意。”


  电文中讲的“新部队,是指先期出关部队扩编组建的部队。因当时苏军 还未限制东北人民自治军的行动,所以还算顺利。后续出关的部队则遇上“老 大哥”的翻脸,什么也没拣着。
除了无武器之外,还缺少群众的支持和部队的给养,林彪在给“吕正操、
李运昌、东北局、并报中央”的电报中反映: “老百姓说:八路军和中央军都是为老百姓的,彼此不打好了,并认为
国民党是中央,旧政权,旧武装人员,皆盼望找国民党接头。”
  老百姓对共产党及其军队不相信,不理解,使部队处于被动状态。给养 也成了大问题。部队驻在辽西一些城镇时,当地的商会、绅士或若干头面人 物也组织一些“慰问”活动,可送来的“慰问品”尽是一些雪花膏、头油、 手绢之类小百货,根本没有能够果腹的食品。新组建的部队兵员成份也有严 重不纯的问题。“八·一五”后,先期出关的部队,根据中央的指示和控制 东北的实际需要,扩编了大量的兵员,使部队迅速膨胀起来。当时参军入伍 的,一是工人、学生;二是一些溃散的散兵游勇;三是成建制的伪满军队; 四是打着八路军旗号、由国民党先遣军组织的武装。许多武装游杂,本是要 配合与迎接国民党军接收东北的,那知共产党的队伍腿长,先于国军一步进 了东北,他们不得不随机应变,也扯起了“共”字的旗号。准备时机一到, 再掉转枪口。
  
  即使是那些真正的工人、学生也有在关键时刻丢下枪不干的。因为,日 本人在东北统治

屈联西 发表于 2020-3-8 01:07:55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篇小说:《中国雄师——第四野战军》上 篇 驰骋天下我为雄——第四野战军征战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