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中国雄师——第四野战军》上 篇 驰骋天下我为雄——第四野战军征战纪实
闯入了东北民主联军设下的罗网。秀水河子,位于彰武到法库 的公路上,是一个有几百户人家的小镇。北南流向的秀水河子从镇边淌过, 小镇因此得名。林彪在此精心部署了一场战斗。当东北民主联军“前总”发现国民党军一个团孤军深入后,林彪当即决
定:集中位于秀水河子以北、以南的山东第一师、新四军三师七旅和保安第 一旅第一团,共七个团的兵力,歼灭秀水河子的国民党军。
山东军区第一师和新四军三师第七旅,都是原八路军一一五师的老班 底,尤其是七旅,同林彪的渊源更深一些,早在红军时林彪就在这个部队当 过连长。
2 月 12 日,东北民主联军第一师和第七旅神速地将国民党军的这个加强 团包围在秀水河子,因地形开阔、敌装备精良,未能实现分割、压缩歼敌的 目的。
13 日,林彪从法库到达秀水河子,调整了部署,由七旅十九团和一师二 团,担任主攻;七旅二十一团和一师一团做辅助攻击;一师三团为预备队, 兼打可能西窜之敌;七旅二十团和一个保安团负责打援。
是日黄昏,东北民主联军再次发起攻击,在秀水河子北及西北高地与敌
反复争夺。入夜后,国民党军被压缩于村镇中,逐街逐房负隅顽抗。次日凌
晨 2 时敌一部企图突围,一部退向后街西北角死守,拂晓前我军解决了战斗。 秀水河子战斗共毙伤俘国民党军 1600 余人,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是东 北民主联军成立以来对国民党军作战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林彪也在此战中实 践了他的“等、忍、狠”的军事方针,并检验了他在阜新会议上提出的战术
原则的有效性。
1946 年 3 月,国民党政府利用政治协商会议和国共停战谈判所创造的时 机,将 6 个军 18 个师的正规部队调至辽宁沈阳及其周围地区,使东北保安司 令长官杜聿明手下的兵力达到 31 万人,基本完成了在关外放手大干的军事部 署。
3 月 22 日,苏联政府照会国民党政府,通知进入东北的苏联红军将于 4 月底全部撤回(大连除外),届时,东北的行政权将全部移交给中国政府。 尽管苏联政府曾多次表示,中国东北的行政主权交给国民党政府,但国 民党政府不敢相信这一承诺。于是,在苏联撤军之际,国民党特务机构频繁 组织反苏反共示威游行。在重庆的闹市区和苏联驻华使馆周围雇佣一些人喊
反苏口号。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