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作为开创大唐盛世的一代明君李世民,这两点都占了。
识人之明
世人皆赞李世民善于用人,但其实用人的关键在于精准识人。对于自己手下这批良臣贤将,李世民可谓了如指掌。一次,他当着所有朝臣的面做了一番大盘点——
长孙无忌,反应敏捷,决断迅速,比古人都强,但是动不动就避嫌,而且也不擅长率军作战。
高士廉,博古通今,内心阳光,为官期间从不结党营私,即便发生再大的灾难,他都不会改变自己的节操。但他的缺点是,对于长官,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唐俭,富有辩才,且谋事周到,善于调解纠纷。但是,他侍奉我三十年来,却从没有一句关于国家大计方针的建言献策。
杨师道,性情温和淳朴,不会冒犯别人,也不会出什么差错,但是,由于他天生懦弱胆怯,如果遇到什么危险,他一般不会出手相助。
岑文本,个性忠厚,文章华丽,三观端正,不会让人失望。
刘洎,性情坚毅,忠贞不移,言行上都对朝廷做出不少贡献。同时,此人重视信义,所以会偏袒亲友。
马周,思维敏捷,善于分析问题,且忠贞端正,对人的批评从不忌讳,每次派他办事,我都挺满意。
褚遂良,才学过人,性情坚定,每次上疏规劝,对我的亲切关心就像飞鸟入怀,让人心生怜爱。
这一系列点评,包括能力和品德,涵盖优点和缺点,可见李世民察人之细致,观人之精准。
自知之明
比知人更重要、也更有难度的,是自知。在心理学中,“自我认知”指对自己的深刻洞察和理解。但是,人们往往因为“身在此山中”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尼采也曾说,“离每个人最远的,就是他自己”。
但是李世民非凡之处,就在于他自己有着全面而清醒的认知。
李世民曾经问朝臣:“此前历代君主,即便能够平定战乱,统一中国,但也往往难以制伏蛮夷,而我却做到了。我的才能明明不如古人,但成果却超过了古人,你们说说这是什么缘故?”
文武百官纷纷恭维和赞美。李世民不满,于是开始进行自我剖析:
一、古代君王常常嫉贤妒能,但我发现别人长处时,好像发现自己的长处。
二、我知道人没有十全十美,所以总是忘记别人的缺点,欣赏别人的优点。
三、古代政治领袖往往有一个毛病,引进贤才时,会忍不住把他抱到怀里,罢黜官员时,会恨不得把他丢到山沟。但我不同,我看到贤才时是敬重的,看到犯错官员时,是充满怜惜的,我认为他们都应该得到适当的位置。
四、政治领袖对正直的行为和言论都很深恶痛绝,有时公开诛杀,有时暗下毒手。但我自登基以来,对于正直的干部,没有斥退或责备一个人。
五、自古以来的政治领袖,都是大汉族主义,轻视蛮夷,但是我却对汉人和蛮人同等看待,所以蛮夷部落依靠我如同依靠父母。
在巴菲特传记《跳着踢踏舞去上班》中,有这样一个观点:“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儿,就称不上真正有实力”。而李世民处于人生巅峰之时,仍能够屏蔽恭维和赞美,理性分析自己的成功所在,是可谓真正有自知之明者。
深知自己,也知世人
对于所有创业者而言,“自知”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基本功。因为它能帮你在纷繁复杂的商业世界中,找到适合你自己走的道路。
1962 年,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顿将一家零售店开在一个小镇街角,后来这家不起眼的小店发展成了全球知名的零售业巨头——沃尔玛。
山姆•沃顿
有人问山姆•沃顿为什么能成功。山姆•沃顿十分坦然地说:因为我们知道自己没有钱。如果我们有钱,我们可能走出小镇去办公司,也可能直接做大公司的子公司或分公司了。因为没有钱,我们只好龟缩在街头拐角的小店里,每天跟邻居做生意。但这样做的好处是,你知道每家每户的情况,他们都不宽裕,你要为他们精打细算。这样我们就与我们的客户成为了一个整体,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商业优势。
所有的成功都是偶然与必然的碰撞,而清晰的自我认知永远是必然因素中的重要一环。
卢梭的传世经典《忏悔录》中,开篇说道:“深知自己,也知世人。”一个深知自己又知世人的人,想必是很难迷路的。因为无论走了多远,他们都始终记得自己的坐标在哪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