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菜花开忆童年
文\温州石油 姜婷婷今天中午,隔壁邻居给我送来了两棵大芥菜,虽说它是不值钱的东西,但我很高兴,唯此菜最能勾起童年的记忆。
芥菜,从小就伴随左右,走过许多个春夏秋冬。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它们为家乡人解饥除饿,是我十分熟悉的一种青菜。
芥菜属于大众化的蔬菜,价格实惠,料理简便,无论是做汤或者素炒荤炒都是十分不错的。尤其是经过霜打的芥菜非常清甜,没有一点苦味,深受平民百姓的喜爱。
在我们温州地区,农历的二月初二,家家户户都有吃芥菜饭的习俗。每年这个时候,几乎连大街上都泛滥着芥菜混着糯米的香味。
芥菜饭的由来已旧,传说是浙南的一个穷书生,在二月二这天用一碗芳香扑鼻的芥菜饭招待了微服私访的乾隆皇帝,这样的清淡美食大大的满足了吃惯山珍海味的皇帝,令他赞不绝口。皇帝问这绿里夹白的饭是怎么做的,书生的妻子说:“这叫芥菜饭,吃了不会长疥疮。”于是这句话就和芥菜饭一起流传了下来,便成为了温州的习俗。
芥菜喜冷凉湿润的环境,忌炎热干旱,不耐霜冻,因有辣味,虫害也不多。在我的老家,芥菜是一种常见菜,乡亲们在每年春季和秋冬季节都有种植,母亲也不例外。花开时节,芥菜地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记得小时候,在芥菜丰收的时候,母亲会动员我们把一些芥菜拔回来,我和弟弟两人便会跟着母亲去挖芥菜。和煦的阳光洒满大地,微风吹拂,像薄薄的纱,如柔软的丝。我们沐浴着春光,漫步在田间、山坡,沟沟洼洼。所到之处,只见点点绿色,芥菜一棵棵,一片片,那样翠绿,那样充满生机。
能干的母亲会做出许多花样的芥菜,让我们大饱口福。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母亲做的芥菜饭。这芥菜饭,不只是用芥菜和米来煮饭那么简单,而是弄来些猪肉或腊肠、腊肉之类的“珍品”和葱、蒜等配料,将切碎的芥菜和大米及其他用料搅和好,用大铁锅和柴火煮。
那种饭香、肉香、菜香掺和在一起的味道,真是令人垂涎欲滴。然而,这种美味的享受,在那个平日能吃上一餐饭已经不容易的日子里,不是常有的,一年能吃上一两次就不错了。
芥菜历来是和平民百姓结缘的,现在竟然在酒楼饭店里也有一席之地,常有芥菜炒虾皮、芥菜炒饭,芥菜粥等以芥菜为原料的菜品。但芥菜主要是用来腌制的。
记得一到冬天,腌制芥菜更是母亲必做的功课。只见母亲把一大箩筐的芥菜放在阳光下晒上一天左右,然后放在大木桶里,有的放在水泥地上,撒上盐,光着脚丫,一遍又一遍地踩在芥菜的茎叶上,然后放在圆圆的、深深的和大大的木桶里,压上几块石头,一两天后,腌制在陶瓷坛里。大约一个月后,就可成为家乡里的一种普遍的和流行的咸菜。小时候,在咸菜里偶尔加上几块五花肉,就成为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佳肴,令人“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芥菜还可以药用。小时候,我们家人如果遇上感冒发烧、咳嗽、咽喉疼痛什么的,母亲就会用芥菜磨成的粉末加温水调成粥状给我们服下,这样就有利于缓解疼痛。苹果绿天然养生专家说芥菜的芥子也有药用价值。在我的眼中,芥菜不仅是日常菜,也是一种具有许多功效的日常药。
芥菜是贴近平民百姓的菜,是经得起风霜雨雪、经得起搓揉、经得起时间熬炼的菜。每每看到路边菜田里那碧绿生青,一派盎然生气,还带着水珠的芥菜时,总能勾起我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留恋。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赵老师发帖辛苦了,问好! 祝赵老师周二愉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