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伞
文\厦门石油张小巧对于伞,我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余光中曾赋诗《六把雨伞》,生动刻画了遗忘伞、音乐伞、记忆伞、亲情伞、友情伞、伞盟“六把雨伞”,用以比喻了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六个方面:生活、爱美、怀乡、恋母、友谊、爱情,首首都有灵感,富有活生生的雨气,状景状情,如雨滋润。
小时候,我喜欢雨雪天气,因为雨雪天可以打一把漂亮的雨伞,也可以欣赏到无数形状各异的雨伞。那一把把五颜六色的雨伞,像一朵朵移动着的美丽蘑菇,穿行在大街小巷、乡村阡陌,在我幼时的记忆中注入了无限的欢乐。孩童时,我常打的是一把小花纸伞,油纸伞上沾满桐油的清香,我走在被雨水滋润着的小路上,手拿着一把油纸伞,伞上的花纹,清新而又脱俗,就像小时候的我们,纯真而又美妙。
戴望舒的《雨巷》,我读过多遍,“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那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跟随着雨水和撑着油纸伞的姑娘,不停地撞击着行游至此者的心扉。也是从那时起,我知道雨伞赋予了人文上的意义,它就与情感有了关联,乃至有了一种极深刻的内涵。小时候,生活在乡下,荷叶、粽叶等都可以用来作伞,“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将孩童的稚气和可爱行为,渲染得淋漓尽致。
伞,遮阳挡风挡雨,日日可用,是中国首创,据传是鲁班的妻子云氏发明的,迄今已有三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早期称之为“簦”,始到后魏时期,伞被用于官仪,老百姓称之为“罗伞”,是达官显贵的装饰品和士大夫权势的象征物,乘坐的车舆上张着伞,表示“荫庇百姓”。官阶大小高低不同,罗伞的大小和颜色也有所不同,皇帝出行要用黄色罗伞。纸伞是汉朝以后出现的,唐朝时传入日本,16世纪才传入欧洲。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受伞的启发,设计了第一个降落伞。18世纪发明的伞齿轮,也是仿照伞的截面形状设计的。
《孔子家语》中说:“孔子之郯,遭程子于途,倾盖而语。”这里的“盖”就是指“伞”。《史记·五帝纪》记有与伞同类的雨具,可见伞在我国历史悠久。最早称伞为“华盖”,唐朝李延寿写的《南史》和《北史》才正式为伞定名。
1957年,北京师范大学老焱若教授从人体肘关节能屈能伸受到启发,想到若能根据这个原理,制造一种像人的肘关节一样伸屈灵活的折叠伞,人们携带起来就方便多了。于是,他对现行伞进行改进,设计出了图纸,并亲手制定出加工工艺及模具设计,最后与北京一家机械加工厂达成协议,由该厂承制并销售。折叠伞因其携带方便而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没过多久,便在全国各地流行开来。
伞的品种越来越多,用途也越来越广。自动伞、折叠伞已不是稀罕物,无柄伞又返回到“头顶荷叶”状,戴在孩子们和女士骑车族的头上,收音机伞、太阳能伞、盲人伞、防暴伞等一大批构思新颖、实用别致的雨伞也纷纷问世。美国佛蒙特州威努士城,有一把高67米,面积达4000平方米的世界上最大的巨伞,这把伞已成了美国游览观光的景点。
雨伞的好处人人可见,如今已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品。关于伞,旧时有“门背一根竹子、撑起来一间屋子”的灯谜,现在多用“风和日丽,功成身退,风雨关头,挺身而出”喻伞,玲珑花伞,旋开了雨中的神韵,使人念念不忘。
“保护伞”又是伞的用途另一种活用,为谁撑伞、撑伞是谁,成了世人关注的焦点,打掉黑恶势力背后的“保护伞”,无不让人拍手称快;编织人民群众权益的“保护伞”,却能够赢得大众好评如潮。看来伞还是要有所选择的,既在挑选打伞的人,也在挑选与打伞人同行的人。 谢谢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 1楼(宝石花的心) 的帖子
感谢尹老师来访支持! 问好!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赵老师辛苦了,问好! 祝赵老师周一快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