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齿苋
马齿苋一到春天我就会想到一种生长在农田和路旁、叶片扁平肥厚、枝条暗红、似马齿状的野菜。之前统称为野菜,后来才知道它叫马齿苋。
庄稼人早间都要上地干活儿,背着或锄头或镢头,再擓一个篮子,去除除草,修正修正豁处,看看自家的庄稼长势如何,仿佛每天去看看它,它也会喜笑颜开似的。回家时捎带着薅一些马齿苋。这个马齿苋可以用来摊饼,搁在面糊糊里摊出的饼吃的时候别具一格。母亲也不例外,她会挑出新鲜的马齿苋挑回家给我们摊饼。
七八十年代的农村正是物质匮乏的时候,野菜当然不容错过。尤其身边的应季野菜,总是带着季节的味道。
麦田里蕴藏的东西很多,十几亩、几十亩的麦田是大家的共有田,齐刷刷的青苗在清晨露水的滋润下越发青翠欲滴,野菜也深藏其中,它们不与麦苗争高下,不与麦苗争宠,只是默默地生长,等有缘人,同时见证着庄稼人的勤劳与智慧。同样以青色遐迩,有时也会一不小心把那些野菜误认为麦苗。这就是野菜的魅力吧,模仿的如此真实。
不过这些野草野菜会影响麦苗生长,所以镢头锄头就是专门去除它们,好给麦苗一个生长的环境。
马齿苋点缀着春天,春又在把它挖掘。
我认为它是那个年代最有发言权、最具代表性的野菜。或许是我叫不上别的野菜名,或者是那个时候吃马齿苋多的缘故,心里始终对马齿苋印象很深。
每年春天,马齿苋都会走进各家各户,依旧是拿来摊饼,充实着早餐。一直持续了好多年,直到我们都长大,马齿苋才被搁浅。但马齿苋依旧出现在春天,出现在田间和路边。
现在,人们早已不再去薅马齿苋,也不再用它摊饼。马齿苋无疑成为那个时候的主打歌,它在一夜间成名,并以优美的“旋律”陪伴着那个年代的人,成为经典。成为现在我要写写它的意愿。
现在,人们吃野菜只是尝尝鲜。各种野菜名,各种做法。有人用来做成包子,饺子,有的用来凉拌,一种天然的自生的新鲜野菜成为应季中的首选。
不过我还是特别留意马齿苋,因为从小结缘,至今都没有忘却。虽然那个时候油水不足,但并没有感到少油,因为爱的味道早已占据一切。
最近这些年没有亲眼所见马齿苋,小区里面是没有种这些的,好像有茵陈、蒲公英和灰灰菜。它们都是春天最美的风景。
虽然疫情期间,人人搁家待着,但野菜却是竞相开放,想必马齿苋也在特定的时间里早已绿意盎然。
段庆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