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新视点】——员工新期望:多些“心理收入”
员工新期望:多些“心理收入”■李 勇
【事件】被人羡慕的技术尖子周兵蔫了
周兵是重庆能源集团渝阳煤矿抽放队的一名老施钻工,工作积极肯干,是队里不可多得的技术业务尖子,不仅享受着技术津贴,工资也比班组其他人高出一截。按理说,他应该高兴才是。可近段时间里,他却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工作中,不仅没了往日的激情,而且还有了前所未有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现象。前几天又请了10天假,说是要到外面散散心。
周兵的反常引起了队支部书记的注意,经多方调查、了解后他知道了实情。
前些天,周兵为在硬岩中施钻时少损坏钻头,曾多次向分管副队长提出改进施钻钻头的建议。可副队长认为技术革新应由专业技术部门负责,于是便将他的建议弃置一边。而周兵则觉得改进钻头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这好事应该坚持。于是便自作主张,自己掏钱加工了两个加厚的合金刚钻头,拿到岗位上暗地里搞起试验,没想到还真起到了一个顶俩的作用。就在周兵暗自高兴、满以为会得到队领导表扬的时候,矿安检人员却检查出他们班施工的钻孔有几个不合格,原因是周兵加工的钻头孔径超过规定大了两毫米。事后,他们班不仅受了处罚,而且还要重新施工。这一来,班里许多员工都对他不满,抱怨他害大家受牵连,没工资白做工。分管副队长也狠狠地剋了他一顿,说他是吃多了没事找事。
班组员工的抱怨和队领导的批评,严重地伤害了周兵的自尊,让他产生了心理负担,自此,他脸上没了笑容,工作中沉默寡言,甚至还有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在得知这一情况后,队支部书记主动找周师傅沟通谈话,与他交心,同时,还将周兵的建议认认真真地作了记录,并将两个钻头送到矿技术主管那里进行鉴定,请矿技术主管部门对他加工的钻头方式和效益进行评估。
经鉴定,周兵加工钻头的建议和想法很好,应该肯定。但矿机修厂却没有这种加工技术,如果送出去加工,价格高昂的合金钢片抬高了加工成本,从而使该钻头在使用后没法产生预期的经济效益,因此决定暂不采纳。
紧接着,队领导班子开会统一了认识:虽然周兵没有经过队领导同意私下加工钻头,但他的出发点却是为了减少队上的材料损耗,其思路和精神都值得提倡。于是,队领导决定给他100元鼓励奖,同时将他的建议张贴在队意见栏里,以此激励全队员工提出更好的施钻工艺改进建议。
现在,周兵已主动放弃了请好的假期,精神抖擞地投入了工作。不仅在工作上更加认真,而且还主动请缨当起两名后进员工的师傅。
【笔者评说】赞赏你的员工吧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曾经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赞赏实质就是一种心理效应,是对员工工作的一种肯定,是激发员工工作激情的法宝。从上述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周兵在改进钻头的过程中,因遭到失败而受到班组员工的抱怨和副队长的谴责,因此工作积极性受挫。如果不是该队支部书记及时做一番工作,那么,这个曾经的技术尖子则有可能自暴自弃下去,从而失去工作信心和激情。
其实,此类事件在许多企业会经常发生,生产一线员工创新成功,会获得奖励和掌声;而一旦创新失败,尤其是影响至车间时,就会遭到上下的谴责和抱怨,让创新者陷入尴尬之境,这实际上是另一种不公平。事实是,创新失败者更需要激励,身处困境的他们最想得到也最该得到大家的理解和宽容,只有大家的理解和宽容,激励和赞许,才能给创新失败者逆境奋起、从头再来的勇气和信心。这就是员工最想得到的心理收入。
想要得到更多的心理收入并非员工奢求,往往一句祝福的话语,一声亲切的问候,一次有力的握手都能让员工终生难忘,都是激励员工工作的动力源。对员工好的做法和好的建议,微笑着倾听,认真地记录,即使还不成熟也要一路听下去,并耐心解答,这就会让员工感到获取了最高的心理收入。
新年伊始,但愿所有企业的班组员工,都能得到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心理收入。
大菜,祝贺李老师辉煌上稿子!!! 引用第2楼赵则阳于2008-01-25 17:26发表的:
大菜,祝贺李老师辉煌上稿子!!! 祝贺! 学习了,谢谢了。 昨天下午一直上不了网,今天上午又下井,刚出来,说实话,我现在最激动的就是要对尊敬的夏老师说声:谢谢您,感谢夏老师的厚爱和提携,是您的精心提炼、修改,此篇稿件才得以见报,学生给您鞠躬了。在此,也谢谢平台各位老师、朋友,祝您们多发发发、多上上上,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的。 祝贺 祝贺李老师!!!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