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朋友圈里刷了屏的推荐下,我去电影院看了国漫《哪吒之魔童降世》。
其实最初在微博上看到剧照时,我是拒绝的。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一脸的顽劣,甚至某些镜头让人莫名恐怖。这不是我的印象里的哪吒,它虽然顽皮,可不还该是扎着两个冲天揪,带着红肚兜的可爱形象吗?
抱着“到底哪里好”的心态进了电影院,而在看完之后,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全网几乎无差评了。
孩子看到的可能只是动漫,而成年人看到的是藏在哪吒背后的痛。
01.
“你得活得和大家一样”
哪吒出生的陈塘关是一个靠水的小村落,也是在这里,让刚出生的哪吒知道:有些偏见,是与生俱来、根深蒂固,你根本无法打破。
怀胎三年、刚出生是个肉球......哪吒刚出生的那一刻,他就是陈塘关百姓们眼中的“妖怪”,要求立即将他处死。李靖再三保证会将他囚禁在家时,他们才肯绕一条性命。
自那之后,哪吒就成为了“洪水猛兽”,只要一出现,村民们就下意识的逃跑。当着他的面告诫自己的孩子:“他是妖怪,你千万不要跟他一起玩”
可其实,那时的哪吒,根本没有做出过伤害过他们的事。
而在现实中,哪吒何尝又不是很多人的写照呢?
就像电影中所说的那样: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凭你怎样努力都休想搬动。
你历经百般内心斗争逼着自己合群,可也没得到想要的那些愉悦感,而那时,好像把自己也给弄丢了。
02.
“变坏”不过是抗议孤独的一种方式
“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
这是魔童哪吒被关在结界中独自在房间中哼唱的童谣。
魔童哪吒很“坏”,但在这嚣张跋扈背后,其实暗藏着难以言说的孤独。
小小的年纪,父母为了保护陈塘关斩妖除魔,根本没时间陪他,母亲抽空陪他踢一会毽子,他表面上看起来不情不愿,心里却乐开了花。
在他第一次偷偷跑出家玩耍时,一个小女孩主动来邀请他一起踢毽子,他非常开心,可就在那时,孩子的家长冲过来,抱回了小女孩,大喊着“魔童来了,大家快逃!”
家人将他关在结界里,村上的人见他远远的躲走......
所有人都觉得他是个妖怪,那他就做个妖怪给你看。
其实有的时候,“变坏”就是一种抗议孤独的方式。
太多的家长在突然间发现自己孩子坏的让自己不认识之时,往往是惊讶的,他们怎么都想不明白,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开始变了。
可其实不是他们变坏的太快,而是你缺席的时间太长了。
03.
人要为自己而活
我们为了父母而活、为了子女而活,却好像从没为自己而活过。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场漫长的,充满着蛇虫蝼蚁的冒险。
千万别小看自己的韧性、拼劲和能力。
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
愿你历经千帆,还能如少年般纯粹。
愿你背负重压,却也能永远不妥协,不信命。
愿你不畏艰险,不服输不放弃,即使满身是伤,也永远别丢了“希望”!
来源散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