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X68 发表于 2020-3-25 07:28:04

长篇小说:《中国雄师——第四野战军》上 篇 驰骋天下我为雄——第四野战军征战纪实

部队还落在我们后面等等,因而曾发生疑问。但这一过程共两三小时即 确定仍坚持原来之决心不变??”


  罗荣桓将拟就的报告初稿送给林彪,认真地说:“一○一,报告中写进 了我们在打锦州问题上曾一度犹豫,后来又纠正了。你看怎么样?”
林彪看了看这段文字,一声未吭,出门而去。
  后来,这份东北野战军《九、十两月份作战情况综合报告》以林彪、罗 荣桓、刘亚楼的名义上报军委。
1948 年 11 月 6 日,东北野战军开始休整之际,在徐州以东方向,华东
野战军开始围歼黄伯韬兵团,中原野战军亦发起攻击,屏障南京的国民党徐 州“剿总”乱作一团。
淮海大战在徐州方向打响后,傅作义集团被夹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
华北、华东、中原四大野战军之间,战略上呈孤立态势。有鉴于此,蒋介石 数度考虑将傅作义集团南撤,傅作义则考虑西退绥远。
中央军委认为,将傅作义集团抑留在平津地区,对整个战局最为有利。 斟酌再三,中央军委确定了抑留傅作义集团于平津张塘地区就地解决的
方针,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命令华北部队的杨成武、李井泉兵团撤围归绥,将所部三个纵队部署于
绥东地区,阻止傅作义部队向归绥撤退; 急电围攻山西太原的华北徐向前、周士第兵团,停止攻击太原,以免促
成傅作义下决心逃跑; 鉴于华北部队兵力不敷使用,急调东北第四、第十一纵队组成东北野战
军先遣兵团,先期入关,隐蔽集结于北平附近待命。 可是,仅仅凭这么一点儿部队,很难羁绊住华北国民党军的 60 万人马。

傅作义无论往南或往西逃跑,就地解决傅作义集团的战略方针都无法实施。
  11 月 16 日,中央军委主要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考虑动用东北 野战军,尽早入关,包围天津、塘沽、唐山,以截断傅作义部海上逃跑通道。

ZX68 发表于 2020-3-28 02:02:07

非常感谢联西老师光临指导本帖并问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篇小说:《中国雄师——第四野战军》上 篇 驰骋天下我为雄——第四野战军征战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