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党组织领导能力要在密切联系群众中进行
新浪军事胡锦涛同志指出:“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做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的政治优势。提高做群众工作的组织领导能力和水平,是加强党的执政组织领导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才能做好组织领导能力工作;只有发挥群众的力量,才能显示领导的力量。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时时处处密切联系群众,党组织领导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强化群众观念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对于党的各级组织领导能力和领导干部来说,要努力强化三种意识:
一是强化宗旨意识,弄明白为谁执政。
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把人民利益作为最高利益,并一直坚持这一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的根本要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党的执政组织领导能力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牢记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始终坚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是强化群众意识,弄明白靠谁执政。
人民群众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党的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把群众的智慧集中起来,把群众的创造力发挥出来,才是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我们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表明,无论是战争年代浴血奋战夺取政权,还是开创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事业,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坚定不移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才能让人民群众真心实意地相信党、依靠党、紧跟党,与党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同甘共苦,为党分忧解难、披肝沥胆、勇往直前,战胜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不断取得党的事业新的更大成功。
三是强化服务意识,弄明白怎样执政。
我们党执政的过程就是服务的过程,党的各级组织领导能力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就是要不遗余力地为人民尽好责、服好务。要不断把握执政规律、提高执政组织领导能力、改进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坚持了解民情、顺应民心、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积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干出新成绩。要不断加强党性官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不能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要知责明理、有所作为,善为群众办大事、敢为群众办难事、乐为群众办实事、真为群众办好事,想方设法为群众排忧解难送温暖,谋求利益得实惠。
在服务基层过程中实践群众观念
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是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依据,也是检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晴雨表”。经常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关注群众情绪,关心群众疾苦,才能准确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把群众关心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好,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理解和信任。如果对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漠然视之,甚至推诿扯皮、不管不问,势必引起群众不满,最终脱离群众,失去民心,丧失根基,破坏党的执政基础。各级党组织领导能力必须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包括那些“难听的话”、“刺耳的话”,都要“洗耳恭听”,以爱民为民的官德,不畏艰苦的勇气,多到基层去,多到一线去,多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真正了解群众在想什么、干什么、盼什么,有的放矢地做好群众工作,把事情办在群众的心坎上。
要把群众的评价作为衡量工作的重要尺度。组织领导能力机关和领导干部的所作所为,群众看得最清楚,评价最公道。群众评价是检验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工作的一面镜子、一把尺子,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差,哪些是政绩、哪些是败笔,哪些该坚持、哪些要摒弃,群众心中最清楚。在联系群众、服务基层中提高组织领导能力,就要始终不渝地坚持走群众路线,用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的重要尺度和标准,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任务,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要尊重群众、理解群众、信任群众,对群众的评价虚心听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积极鼓励群众多提合理化建议。要把群众利益作为抓工作的重要依据。“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为人民群众谋取利益与实惠。要把群众利益摆到至高无上的位置,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实事、送温暖、解难题。要把维护官兵权益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对应当享有的权益充分保护,使官兵最大限度地享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如在士官选改、骨干配备、入党入学、立功受奖等敏感问题上,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对官兵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尽量予以满足,下力气搞好工作、生活和学习的硬件设施建设。对官兵遇到的难题要尽全力解决,想官兵之所想、急官兵之所急、办官兵之所需,确保官兵轻装上阵,一心习武。要充分珍惜官兵的心血汗水,不搞形式主义,不做无用之功,不让官兵的心血汗水造成无谓的浪费。 从点滴做起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
政绩观是组织领导能力thldl.org.cn干部执政理念的直接反映。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认真贯彻落实以群众为本的思想,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说功”与“做功”的关系
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是组织领导能力干部应当具备的基本才能,但如果只在“说功”上做文章,说起来头头是道,但不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走向了反面。“行动是无声的号令”,领导干部不仅要有好的“说功”,更要有好的“做功”。说千道万不如实干,为人民群众谋求利益重在实践、重在结果、重在成效。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眼睛多往下看、步子多往下迈,以好的作风谋事、干事、干成事,多干一些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事情,把政绩体现在干实事上,这样就会受到群众的称赞。
二是“奖杯”与“口碑”的关系
奖杯是上级对自己工作的肯定,对于有实际意义的奖杯,理所当然要争。但是,创造政绩不能只盯着奖杯,更要看群众的口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搞那种沽名钓誉的虚假政绩、急功近利的短期政绩、以及“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的邀功政绩。要把群众的口碑作为至高无上的荣誉,作决策、干工作、抓落实做到“上不愧党、下不愧民”。
三是“显绩”与“潜绩”的关系
所谓“显绩”,就是那些容易显山露水、出名挂号的政绩;所谓“潜绩”,就是那些重在打基础、谋长远、见效慢的政绩。有的单位和领导为了快出政绩、多出政绩,不惜花过头钱、办过头事,结果前任领导得虚名,后任领导背包袱;有的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拳头产品”,结果浪费惊人,劳民伤财,群众极为反感。各级党组织领导能力和领导干部要切实端正工作指导思想,发扬老老实实、踏踏实实、扎扎实实的作风,牢固树立“当一任领导,负几茬责任”的观念,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统一起来,对那些形式主义、“花架子”的东西,坚决扫地出门;对那些起长效作用的基础性工作,要始终长抓不懈,抓住不放,使长劲、打基础,循序渐进地抓好工作落实,使各项工作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经得起群众的评价,经得起历史的评判。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