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中国雄师——第四野战军》上 篇 驰骋天下我为雄——第四野战军征战纪实
接着,邓华向参加会议者宣布了渡海作战的方针: “海南岛登陆作战,采取分批偷渡与大规模强渡相结合的方针,奇正用兵,双管齐下。为此,要求第四十三军和第四十军,迅速完成渡海准备,先 期实施小规模分批偷渡。”
邓华着重就先期偷渡问题作了说明: “小规模偷渡,是乘木帆船,可以伪装成渔船,利用夜晚顺风顺潮顺流
的机会,一个晚上的航程即可到达。上岛后,有琼崖纵队接应,从岛上敌人 防御薄弱的两侧楔入,坚信是可以成功的。”叶剑英最后说:“根据琼崖纵 队司令员冯白驹同志的建议,我们拟派小部队先期偷渡上岛的方案是正确而 稳妥的选择。先期实施偷渡,对于琼崖纵队来说,是增强了接应大军上岛的 实力;而对于战役的发起者来说,则是为渡海作战解放海南岛打开了一个突 破口。”
2 月 12 日,仍在苏联访问的毛泽东发回电报,同意四野十五兵团的先期 偷渡方案。
3 月 5 日黄昏,阵阵东北风扫过琼州海峡,落日的余晖染红了海水。在 雷州半岛徐闻县西南的灯楼角海岸边,四十军军长韩先楚率领他的军、师指 挥员们聚集在海边,为先期偷渡的部队送行。
下午 7 时,当天色微微转暗后,实施先期偷渡的四十军一个加强营共 800 人,分乘 14 只木帆船,开始拔锚起航。
午夜 12 点,该营发回第一个电报,称: “风向好,船速快,一切顺利!”
凌晨 3 点多,该营又发回第二个电报,内容是: “已航行近二十海里,但风已停,船行很慢,全力划桨前行。” 此时,韩先楚和正在海图上测量距离的参谋们,等待着下一步的消息。
3 月 6 日上午 11 时,偷渡营再次通报:
“海上发现敌人军舰,正准备战斗。” 随后,电台联系即告中断。
一天过去了,没有音讯。两天过去了,仍然没有消息。兵团和军部几次
电询琼崖纵队,得到的均是“情况不明”的答复。指挥部里有的参谋,甚至 将电台的收讯机频律调到了国民党的广播电台,希望从这里能得到一丁点消 息。
作为此次行动的前线指挥员韩先楚和渡海作战最高指挥官邓华,真是度
日如年,寝食不安。
3 月 8 日,兵团司令部收到琼崖纵队急电,告知:偷渡部队已于 6 日 14 时在白马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