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提前11分钟报警没能阻止列车脱轨?亟待更多回应
新华每日电讯刘晶瑶3月30日,由济南站开往广州站的T179次客运列车,在湖南郴州境内发生脱轨侧翻事故,造成1人死亡、4人重伤、123人轻伤。广铁集团通报称,受连日降雨影响,京广线马田墟至栖凤渡站下行区间发生线路塌方,当时列车撞上塌方体,导致第二至六节车厢脱线倾覆。
昨日开始,有多家媒体报道称,当地一位村民展示的通话记录显示,他曾在脱轨事故前11分钟发现铁轨上的塌方体,并多次拨打110报警,还曾让朋友紧急联系车站;在列车逼近时,他还趴在天桥上不停挥舞手中的外套,试图提醒火车紧急制动,可惜未能制止事故发生。
▲当地村民李海平称,他在事发前发现滑坡体并报警,可惜未能制止事故发生。摄影/上游新闻见习记者 肖鹏
列车上的人员大都得到及时救援,这是不幸中的万幸。但是,这起让人后怕的事故背后,有太多问题值得追问。村民提前11分钟预警塌方的消息是否属实?千钧一发之际,时间就是生命,这些报警信息究竟是如何传递的,操作流程是否规范?这些问题都要展开翔实调查。
有铁路相关人士介绍,铁路线路工发现有影响行车的危险后,可用对讲机直接通知车站值班员,由车站值班员呼叫司机停车。这一制度设计能保障预警第一时间送达,将事故风险降到最低。但在T179列车脱轨事故中,11分钟已不算短,如果如村民所说他已进行多途径预警尝试,最终却未能成功被司机接收,到底预警信息卡在了哪里?
▲李海平手机通话记录显示,事发前11分钟里,他曾两次拨通110报警电话。摄影/上游新闻见习记者 肖鹏
同样值得追问的是:发生脱轨事故的T179,是时隔65天从阜阳站开往武汉的第一趟火车,而通报中提到了近期“连日降雨”,那么,铁路部门的安全检查工作是否做到位了?对于降雨可能增加山体塌方、落石危及列车运行安全的风险,是否有所预判,并加强了事先防范?
受疫情影响,很多列车都停运了一段时间。当前,有不少人正在返岗复工的路上,安全问题丝毫不能马虎。有关方面及时提高安全意识,制定风险预案,尤其加强降雨期间铁路路基、路轨、道岔、信号灯、铁路桥梁等的巡查,都是防范风险的必要之举。
即便是小概率事件,只要不幸遇上,也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安全出行无小事,希望有关部门深入调查相关问题,找出可能的漏洞,确保安全运行。
为何没被阻止??? 严查相关责任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