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支教学生家长:伢们这一趟去得值
一群90后的大学生利用暑期,前往玉树支教,支教让学生们自己受到一次灵魂的洗礼,也让学生的家长们感到由衷的欣喜……支教学生家长感受太深——
担心一个月 高兴一辈子
徐梦成的爸爸说,孩子回来后,变得懂事多了。以前徐梦成总是对生活方面要求比较高,但从玉树回来后的几天,他明显能感觉到,孩子不像以前那么挑食,也不再抱怨家里和周围的环境不好,甚至连志向都变了,“因为家里条件不好,以前孩子的梦想就是多挣钱,现在他跟我说,最大的梦想是学好本领,支援穷困地区的教育。”徐爸爸说,虽然孩子刚一回来就病倒了,但他依然很高兴,因为他突然觉得孩子长大了。
陶姝姝是家里的独女。她爸爸说,这次出去前他们很担心她的安全,但最终没拗过她,他们担心了一个月,但女儿回来后他们很欣慰。“以前她在家里不做家务,现在一回家就会帮妈妈做一些家务活,像变了一个人。她以前和我们说话有点冲,现在和我们交流细言细语的,真好。我们担心了一个月,可是要高兴一辈子啊!”
万倩的家庭条件是8人中最差的,但经过这一个月的支教,现在她觉得自己的生活特别幸福,脾气也变得好多了。她妈妈说,从玉树回来后,感觉她的身体都变好了,也不像从前那样总担心经济问题,“她说,和玉树的孩子们比起来,我至少可以通过助学贷款读大学,我再也不会抱怨什么了。”
赵宇虹是8人中唯一没有在出发前和家里通气的,从玉树回来后,爸妈担心之余,心里暗暗高兴,“孩子现在考虑问题出乎我们意料,她觉得今后要找一份工作,精神享受和物质需求尽可能平衡的那种,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总是梦想多挣钱。”
难忘支教期间特殊细节——
昨日上午,记者在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再次与8名支教学生见面,学生们回忆起支教的细节,显得很兴奋很怀念。
万倩今年生日是在玉树过的,这个生日对她来说,过得最有意义也最难忘。因为忙于教学,她甚至忘记了自己的生日,还是同行的队员们给了她一个惊喜。“当时一下课,包括当地老师在内的几个人交给我一个神秘的‘礼物’,用白纸包着,我打开一看,原来是一个牛粪饼,当地的老师又拿出一支白蜡烛,大家告诉我今天是我的生日。”
万倩说,这么特别的庆祝方式让她感动,礼物只是象征性的,但意义非凡,“也许我再也无法复制这样的生日场景,但那一刻我会永远铭记。”
一天,韩均剑感冒了,发着高烧。队员们和当地老师很着急,马上将他送到当地一“赤脚医生”那儿。
找到医生时,医生正在挖煤,手上和脸上沾满了煤灰。当时,医生找了一个水龙头,随便将手洗了洗,找出针头和药,就要给韩均剑打针。
队员们一开始很担心,这样的条件打针会不会有危险,但看到医生将药捂在手里,一边打屁股针一边还拿嘴给韩均剑的屁股哈热气,队员们很感动。当地老师说,医生这样做,是想让药变热一点,免得韩均剑难受。
队员们说,他们现在最想做的就是,等自己有实力了,8个人开着越野车,再赴玉树,用自己的车带着孩子们兜风,用自己的车装载更多的爱心和关怀送给他们。
本文来源:汉网-武汉晚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