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坚:煤矿工的“平安梦”
今天为员工们讲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事,一个关于煤矿工的故事,请容我娓娓道来。六十年代,国营煤矿正式投产,我的爷爷经过招工成为一名煤矿工。那年头,能成为村里的煤矿工人是非常光荣的,地位高,待遇好,月月有固定收入,家里隔三岔五还能买点白面,割点猪肉,还能买点国库券。矿工们背着炸药、扛着洋镐,斗志昂扬標着劲干,各个生产组相互比拼,一年几十万吨的煤就这样从煤矿底下通过铁轨推了出来。
八十年代,父亲顶替爷爷上了班成为煤矿工人,由于生产效率低下,煤矿连年亏损。改股后,我们家分得了一条巷道,我的爷爷和父亲在自己家的巷道里挖煤,矿斗换成了四轮车,产量大增,很快我们家便成了村里的万元户。爷爷是个老矿工,在井下的时候,有时会细听一些不合常规的响声,比如放炮声、咯嘎吱嘎的声音。听到了,他就不让其他人下井干活。而下井后,他也会用矿灯时不时地照照头顶,看看上面的煤顶板是否正常,如果觉得有什么不对劲,会马上躲开,这些经验全靠长年累月的积累。而新招来的工人,今天来了明天就下井,根本没有安全培训和规章学习。所以,安全事故里,以新矿工的违规作业居多。
九十年代初,我已经上中学,正赶上煤矿开采最无序、最混乱的时候,一条山沟里就有十几座煤矿,下午五点开始,地动山摇,炮声不绝于耳,一直持续到深夜。冬至的那天,还不到下午六点,煤矿突然响起了炮声,我背着书包就往家跑。果不其然,我的爸爸从巷道里跑了出来,我惊恐地看着爸爸灰白的脸颊,听见爸爸叫唤着二叔的名字,而二叔却永远也出不来了。
一晃就是十几年,我被幸运的分配到准能公司工作。我当即耐不往欣喜之情,打电话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父亲,而父亲当时的话语却很平淡,让我回家再说。回家后,父亲态度坚决,让我干什么都行,就是不要去挖煤。我告诉父亲,准能公司的煤矿都是露天开采,安全系数很高,而且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知识和安全规章的培训。
后来,我成了家,买了房子,购置了新车,父母也从老家搬了过来。我和父亲谈一些以往老矿工的经验论、谈矿工的宿命论,也和父亲讲一些露天开采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本质安全型矿山建设的情况,每次上班时,父母亲都会说:“要平安地回来。
哦,是的,“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失去了金钱,可以去挣;失去了荣誉,可以去努力;但失去生命,却用什么都换不回来。 无论如何,那是为了家人过的更好一点,苦点累点都能理解。关键是每天要安安全全的升井,才是重中之重。祝矿友兄弟们!天天健康,年年平安! 安全,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家庭幸福的源泉;
安全,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更是一家人的时时挂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