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处便是归途 ——读《遇见未知的自己》有感
人生在世,因何忙碌,又因何烦恼,这似乎是困扰人们思维、扰乱人们心境的一个莫名其妙的因素。这些年来,微信甚兴,有关“人生哲理”的话题在朋友圈总是频频入眼。诸如“活在当下”、“学会忘记”等等,凡此种种,数不胜数。心想,既然饱经沧桑、深谙世事的人们总结归纳了如此之多的超凡警句,为什么难以脱俗的凡夫俗子们还会有那么多的“不如意”呢?向往幸福的人们似乎总是在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渴望着各种各样的美好:永不叛逆的感情,只如初见的惊艳,永远年轻的容颜……。在实现梦想的路途上,渴望圆满、实现梦想的人们又自然而然的幻化出各种各样的期待:期待事业成功,期待明天更好……。于是,在不断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未来的不确定性又为我们带来了冥冥的不安全感!焦虑、担心、恐惧成为影响人们心情、制约人们心境的头号杀手。
我,作为芸芸众生的一员,同样在各种追逐、攀比的无奈中曾经丢失了无数的幸福感。但是,最近,经朋友推荐的一本书《遇见未知的自己》却忽然扭转了自己的思维。这本书由张德芬所著,是一本都市身心灵修行课。书中寓意于故事的哲理,对于成天奔波在“家人团聚、朋友应酬、各种会议、繁忙工作”等各种各样的忙碌、追求之中的人们,句句触动着灵魂,净化着心灵。原先一直无法释怀的东西忽然之间烟消云散般从脑子里全部移除。
人内心深处的真我本应该是爱、喜悦、和平,但是,这个“真我”,经过身体、情绪、角色扮演、虚荣的小我意识等外在因素的层层包裹,离自己越来越远。烦躁不安的心,再加上燥动不安、拥挤不堪的生活环境,让人的身心始终处于一种负面状态,无法与自己真实的生命联结,达到身心灵的共一。
曾记一句禅语:心佛则佛,心魔则魔。世事本无所谓对错,是是非非完全取决于自己对事物本身的认识与态度。人生只不过是一场旅行,期间所经历的一切只是我们今生要完成的功课而已。正如《西游记》中的九九八十一难,每一难都是在历练我们的人格,丰富我们的人生。
近期,一位朋友在微信中所言: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有哪里?我还在寻觅归途。其实,对于生命、对于归途,我们每个人都时时刻刻在迷茫、徘徊之间进行着艰难的决择。我不仅想到了书中所言:天底下只有三种事,你的事、他人的事、老天的事;过去的事、现在的事、未来的事。当下我们应该做的:老天的事不去管;他人的事不去强行控制;自己的事一定做好。未来的事不去担忧,该来则来,担心无用;过去的事学会臣服,否则,徒增烦恼却于事无补;现在的事要把握好。仔细品味这所谓的“三种事”,似乎不无道理,人生也好像简单、透明了许多。活在当下、学会忘记等等人生哲理又一次被诠释得如此透彻。其实,大千世界,碌碌人生,只要时刻固守一颗简单透明的心,联结真我,顺势而安,品味当下,那么,心安处便是归途。 心安处便是归途。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