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20-4-16 20:17:34

豆腐

    文\西南油气分公司朱玲

    梦中,舅爷泡黄豆、磨豆子的身影将我拉回儿时。

    小时候,我喜欢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偶然一次看见舅爷磨黄豆,看着黄黄的豆子变成白色的豆腐,很神奇,从那以后,经常让妈妈带我去舅爷家,守在一旁看他磨豆子,做豆腐、豆花儿,当然,更重要是可以喝美味的豆浆。

    舅爷是卖豆花儿、豆腐的,他每天都会泡上好几十斤黄豆。每次去他家,我都会帮舅婆挑选黄豆,她告诉我:“在泡黄豆之前要先挑拣一番,坏的、瘪的、发霉的通通剔除,那种粒粒金黄饱满的豆子,磨出来的豆汁才会雪白透净、豆花儿也会白白嫩嫩。”挑完黄豆后,舅婆用井水把黄豆冲洗干净放入木桶,每只木桶放一半的黄豆,再用水浸泡。她告诉我:“如果黄豆放多了,等它吸水膨胀后就会溢出来。”泡黄豆是个神奇而有趣的过程,晚上睡觉前黄豆还是紧致而坚硬的,一觉起来,黄豆吸饱了水份,变得膨胀松软,用手轻轻一捏,饱满的黄豆就裂开成了两瓣。

    天微微亮,零星点点,一阵阵磨子的声音传入耳朵,睡意全无,便起床去柴房看舅爷磨豆子。只见他一只手转磨子,一只手抓小把的黄豆放进磨子上的洞口里,偶尔会用碗盛一点水倒进洞里。还有小半桶黄豆的时候,舅婆也起床了,准备柴火煮现磨的豆汁。待黄豆磨完后,舅婆把豆汁倒入锅中,边煮边用勺子撇去表面的泡沫直到豆汁煮开,勾人的香气从厨房蔓延开来。豆汁煮熟后就成了豆浆,滚烫醇香的豆浆盛进碗里,加入少许的糖,变成了我至今怀念的美味。白糖化解了豆子的苦涩,赋予了豆浆一丝甘甜,豆浆又为白糖添了些许醇厚,两者相辅相成,也不知是谁成全了谁。

    豆浆煮好了就该点豆花儿了。把煮开的豆浆再次倒入桶中,自然冷却到一定温度就该点豆腐了。点豆腐是个技术活,早在煮豆汁时,舅爷就已准备好了一只小碗,舀上一勺未煮开的豆汁,加上少许石膏搅拌好,然后一手用勺子快速地搅拌豆浆,一手缓慢地把石膏水倒进木桶里。刹那间,桶内的豆浆就变成了豆花,一簇一簇一朵一朵的,就像是平静的湖面上投下石子后泛起的涟漪,慢慢地晕染开来。点好豆花儿后还需要用纱布把桶盖住,约十分钟左右豆花就成型了。成型后的豆花白白嫩嫩,用手轻碰木桶,豆花都会害羞地发抖,摇摇晃晃、吹弹可破。

    压豆腐,这是做豆腐的最后一道工序。在木盆上摆一只十字木头架,接着舅爷、舅婆两个人同时牵着纱布,把豆花缓缓倒入纱布里,滤去水分后再按顺序依次把纱布的四只脚叠好,盖上木板。这样一层层码好,最后再压上一块青石板。

    我曾经问过舅爷,做豆腐这么麻烦,从黄豆变成豆腐,要经历泡、磨、煮、点、压五道工序,缺一不可,为什么还卖的这么便宜呢?舅爷告诉我:“从前磨豆子都是用石磨慢慢地推慢慢地磨,费时费力,而现在机器几分钟就能磨一大桶黄豆,但是机器做的没有手工做出来的豆腐醇香,而且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块豆腐,而是顾客们对石磨豆腐那种味道的怀念。”

    偶尔吃早餐的时候,用豆浆机打一杯豆浆,就会想起舅爷说的那番话。时代发展越来越快,磨子也从石磨变成了机器,如今在快节奏的生活下,已经无法品尝到掺杂着一丝柴火味的豆浆和石磨豆腐了。正如石磨的消失一般,也许有一天石磨豆腐也会渐渐消失,可是越往前走,越怀念以往简单纯朴的日子。一块简简单单的豆腐,包含了童年,掺上了回忆,兑了些不舍,最后还勾了一味思念。

柳庆 发表于 2020-4-16 20:28:34

dqqjk 发表于 2020-4-16 20:29:24

煤缘 发表于 2020-4-17 09:24:03

回 楼主(羊君) 的帖子

煤缘 发表于 2020-4-17 09:24:10

煤缘 发表于 2020-4-17 09:24:19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煤缘 发表于 2020-4-17 09:24:29

赵老师太给力了!

煤缘 发表于 2020-4-17 09:24:39

提前祝赵老师周末愉快!

登高的温石 发表于 2020-4-17 09:45:33

欣赏做豆腐的过程,也想自己做一回哈

羊君 发表于 2020-4-18 07:57:47

回 1楼(柳庆) 的帖子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