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zi 发表于 2020-4-23 08:09:02

读书,是世上第一等好事


文稿 | 儒风君

      古人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世间有益于身心的活动挺多,若论益处,都比不过读书。

      读书,是世上第一等好事。


01
读书使人明智

      读书之益处,首先在于增长见识。
      人生一世,总不能做井底之蛙。
      对广阔世界的认识,正是从书本中来。
      并非人人有机会行万里路,那么至少还可以读万卷书。
      读书,是获取知识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
      杨绛曾在《读书苦乐》中写道:
      “读书就好比到世界上最杰出的人家里去串门。
      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
      翻开书面就闯入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
      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就高明,和他对质。”
      如此便捷,远胜过世间最高明的老师。


02
读书使人忘忧

      宋太宗每天读史书两卷,倘若某天政务繁忙,次日就要加倍补足。
      他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苏东坡被贬到海南儋州,自言:“此间居无室、食无肉、病无药、食芋饮水。”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坚持与儿子一起抄书、读书。
      南宋诗人尤袤曾说:“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
      读书是一种消遣、一种享受。
      读书,足以使人忘掉世间一切辛苦。


03
读书改变气质

      粮食能够强壮人的肢体,书籍可以健全人的精神。
      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可以改变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哲学使人深刻。
      读书,能够再潜移默化中涵养人的心志。
      黄庭坚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
            人要是不读书,时间长了就会变俗。
      坚持多读书、多思考、多写字,则俗气日消、雅趣日长。
      苏东坡曾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这就是读书改变气质的最好诠释。

04
读书可以兴家

      读书,不仅是个人进步的阶梯,更是家族走向兴旺的起点。
      清代嘉庆年间,礼部尚书姚文田的书房里题写着一副对联:
      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
      天下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
      诗书传家,不止十代;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却是非常公平的路,不计较天赋和出身,只看重努力和付出。
      曾国藩天资不高,出身耕读之家,家中世代务农。
      从一个乡下笨小子,一跃成为进士、翰林,他正是通过读书,改变了整个家族的命运。
      成为一品大员后,曾国藩在家训中说:“吾不愿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
      远在京中做官,曾国藩总不忘写信回家,督促几位弟弟和子侄们读书。
      正因为如此,曾家百余年间人才辈出。

dongzi 发表于 2020-4-23 08:09:1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书,是世上第一等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