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建立2838家职工创新工作室,搭建实战实干技能展示舞台
楚天都市报4月22日
楚天都市报4月22日讯(记者周萍英 陈倩 刘丁维)22日下午4点,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第81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工会组织助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湖北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董永祥介绍,多年来,省总工会会同省直部门和社会各方,合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重点做了4个方面的工作,概括起来就是“四大行动”。
一是技能素质提升行动。广泛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大批产业工人在竞赛中提升了职业技能。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依托全省各级产业工人培训示范基地,推进各个工种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
二是农民工关爱行动。湖北省拥有农民工1100万,其中半数在省内,是我们产业工人组成部分,我们广泛组织农民工加入工会、提供关爱帮扶和法律援助等服务,推动农民工加快融入城市生活、向新型产业工人转变。
三是职工成长成才行动。探索建立"新型师带徒"机制,在全省搭建了职工平台,建立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2838家,连续举办两届“工友杯”创业创新大赛,通过多种途径为产业工人搭建了实战实干技能展示的舞台。
四是推动政策落地行动。围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湖北省先后出台相关政策文件31项。省总工会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组织协调,推动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就业政策、社会政策落地落实,合力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宏大产业工人大军,为湖北省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