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还需一次性做正确》
读了《北京青年报》《一站式取证”有助未成年人权益保障最大化》评论,对多次取证、调查、问询、认证等活动对未成年人的伤害分析的非常到位。性侵对受害者的伤害,不是亲历者无法理解其中的痛苦和辛酸。美籍华裔作家李怀瑜以自己亲身遭遇写的《生命暗章》小说,就真实讲述了自己遭遇性侵后带来的伤害。被一位15岁少年殴打并强奸之后,并不是被侵害的结束,而只是开始。不仅要忍受强奸在她的身体与精神上留下的累累伤痕,还必须被医疗体系、警察部门与司法系统“标准流程”反复审视、检查与询问,一遍又一遍地回忆并讲述被强奸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专家们不断地将她的创伤翻开、观察、剖析并评估下一步的处理方案。她还必须接受侵入性的身体检查以验伤,求助太过忙碌而没有回复的性暴力庇护中心,服用让她恶心呕吐但可以隔断艾滋病毒的药物。这一切来自社会的“二度伤害”,并不比施暴者带给受害者的少。
对成年人的伤害尚且如此,对于未成年来说呢?伤害会更深、更漫长、更繁复。因此,
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试行未成年人性侵案件“一站式取证”是最大程度减少对未成年人伤害的具体而有效的措施,体现了更多的人性关怀,让法律更有温度。而想做好“一站式取证”工作,需要有完善而科学的顶层设计预案,能够一次性将所需的资料精准锁定,一次性将事情做好、做对。同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及时推广开来,面向所有的性侵事件,减少对每一个遭性侵者的二次伤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