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步行》中感悟“快”与“慢”
“‘方步’是一种比喻,乃学习与思考也。人这一生会有时而慢步、时而快步,时而大步、时而小步,深知也会有偶尔的碎步、猫步和乱步,然而要蹄疾步稳、行稳致远还得时不时踱踱‘方步’。”近日,读中组部徐文秀老师的《方步行》,倍感爱不释手、收获颇多,一篇篇颇有思想深度和人性温度的美文,引发我对写东西、干工作、过生活的“快”与“慢”的思考。第一辑:感撰写文章之趣、之活,悟写东西的“快”与“慢”。《方步行》的第一辑,由徐文秀老师在《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的文章组成。在我看来,他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最生动形象的小故事、最恰到好处的比喻、最精妙的构思,写出了一篇篇犹如清泉、暖阳般直击人心的言论文章。文章之趣、之活,感觉找不到语言形容、赞美,唯有用心读过才会懂。让我备受启发的便是那篇《写有思想的短文》,“好文章不论长短,该长则长、该短则短,内容至上、思想为王。”由此引发对写东西“快”与“慢”的思考,“短平快”的网评、时评、新闻、信息,具有极强的时效性,需要我们“快”起来,快速理清思路、谋篇布局、完成作文;稍微长的人物事迹通讯、领导讲话稿等大材料,需要我们“慢”下来,认真揣摩材料要求、领导风格意图、研究搭建框架、丰富文章骨架等。无论是“快”或“慢”,都需要我们“稳”中有“慢”、“快”中带“稳”,明白好徐文秀老师提出的“好文重在思想、贵在精炼”的观点,不断发扬工匠精神,写最好的文,奏最美的曲,酿最甜的泉。
第二辑:感做人做事之方、之道,悟干工作的“快”与“慢”。此书的第二辑主要收录了以做人做事做官为主题的12篇文章。有做人做事做官的“新十悟”“新十忌”“十大关系”“新十法”等文章,还有曾火爆全网的《年轻干部“九要九不要”》。这一篇篇才思流淌的结晶,犹如宝藏一般,教会我们年轻人很多工作中的务实举措与注意事项,让我们在工作岗位上少走弯路。徐文秀老师在书中写到,“做人做事做官,方法很重要。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的确,干工作也要调整好“快”与“慢”关系,踱好“方步”。既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魄力,也要有下足“绣花功夫”,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既要从实践中来,又要到实践中去。既要注重干工作的效率,也要注重干工作的质量,力争齐抓共管、提质增效。作为年轻干部,更要把“九要九不要”常记于心,保持一颗平常心、进取心行稳致远。
第三辑:感人生旅途之乐、之愉,悟过生活的“快”与“慢”。《方步行》的第三辑则收录了14篇“寻觅美好、启迪认识”的文章,文字时而“如急雨”、时而“如私语”,仿佛被赋予了使命与温度,带给人温暖与力量。“做人得像阳光,给人温暖;似春风,给人清爽;如雨露,给人滋润。”“生命说白了就是一趟旅行。”在这趟旅行中,有的人选择到北上广奋斗追梦;有的人选择扎根基层、青春无悔;有的人在外企,过着“快”节奏的日子;有的人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在“慢”生活中感受生命的热度。无论“快”与“慢”,都要养成“潜心思考”的习惯,静下心、慢下步、坐下身来全心思考“慢工细活”,梳理“急难险重”任务,踱好方步,过好生活。在“慢”中也不忘“让有限生命发挥无限作用”的思考,在“快”中也不忘内心的坚定与宁静。在生活的“快”与“慢”中,学习徐文秀老师迈迈“方步”,过好“三种人生”,用好“四面镜子”,让生活这杯酒充满“度数”,行稳致远。
徐文秀老师曾说过人生路上就是要“把责任举过头顶,把道义扛在肩上,把百姓装在心中,把名利踩在脚下,把本色进行到底”。让我们在感悟“快”与“慢”中,感悟二者的平衡,努力做一个积极的思考者,踱着方步去感受生命的美好、追寻人生的真谛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