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头将尾
兵头将尾,本义是指兵里的班长,既是其他兵的领头羊,又是军队中权利最小的官。但人们通常使用的是它的比喻义,即宁做兵头,不当将尾,意思是宁可在一个小环境中做个大人物,成就一番事业,也不要在一个大环境中当个小人物,默默无闻。当然,这只是进取心比较强的一类人的想法,有些人只求安稳,则认为当个将尾会更加舒适。而对于同一个人来说,通常都会在青壮年阶段拼命去追求有所作为,因此兵头将尾便成了最佳选择。近日从电脑里陆续看到本单位不少年轻人到基层任职和挂职锻炼的文件,我知道这正是他们多年来追求的目标,你说这是一种人生追求也好,说是体现个人野心也罢,依我看,其实都是未能看透人生的表现,但他们不经过一番折腾又怎能真正地认识人生的价值呢?
不过我对选择在小环境中成就事业的做法还是持肯定态度的。比如选择在小城市创业就比在大城市创业更容易成功。或许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做生意机会更多,但创业却比小城市起点要求高得多,这是一般人不能具备的。却使你拥有千左右万的资本起脚,创业或许也能免强过得去,但住下来的生活成本也是令人难以支撑的。所以我认为创业选择兵头将尾的策略会更靠谱些。我有一位朋友在五年前当股市大牛时拿出近两百万元让儿子在广州与别人合伙做私募,结果不足一年时间便输光,而且头脑空空洞洞一点东西也没学到,我想若拿这本钱在家乡创业起码不会输得那么快,而且会学到许多生活本领和收获一些社会资源。又比如在同一城市创业,如果你把创业目标定位为一生的事业,那么付出的资金和时间成本就会很大,成功率也更小;若把创业目标定为谋生手段,如做些小本生意,那么成功率将很大,尤其是在小城市中往往会很快见效。但我儿子心志比较大,家庭又具备了一些条件,所以我便倾力支持他在婚前闯一闯,若创业成功,当然会各大欢喜,若资金难以为继,那么凭借其先前创业学会的技能和积累的社会资源切换为谋生型生意,我想此生过上滋润的生活是不会有大问题的,关键是他能面对现实而同步切换心态。所以,我认为,虽然在小环境中干事业成功率较高,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先在更高的平台上创业,即站在将尾的位置上干兵头的事业,失败了再后撤到兵头的平台战斗,这样做人生道路尽管坎坷些,但今后为人处世一定会比同类兵头更为大气。这是我对兵头将尾的个人看法和体会。
当然,各人对兵头将尾的认识和运用常会存在差异和发生变化。比如我本人,一直呆在较大机关,当将尾没几年就完全凭自己的本事当了中层干部,也曾几次放弃了到基层当兵头的机会,因为我没有像一些人的那种权欲,觉得当兵头太操劳,而且会摆脱不了灯红酒绿的缠绊,会让自身活得不自在。而我之所以几十年对中层职位也能安之若素,屡次不启用在别人看来是千载难逢、千金难买的社会资源,或许是我心里对当将头也存在拒绝的本能反应。所以,有时候我也会觉得,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当兵头或将头的,如果你心里真的拒绝出尽风头的人生,那么最好就不要去凑什么热闹,例如最近单位中启起的一些人,我熟悉的几个人就不太适合当兵头,但有的是自己不甘寂寞,有的是领导看重其业务专长,总之都是没有注重人性。然而,从古到今,又有多少人能不被权欲吸引、又有多少领导不将权力当激励手段(又称诱饵)呢?一句“兵头将尾”,早已道明了世俗的人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