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qjk 发表于 2020-5-1 16:05:18

专家呼吁加大对企业和家庭纾困力度

专家呼吁加大对企业和家庭纾困力度
中国经济新闻网 2020-04-29 09:19:09  中国经济新闻网讯(记者  周雪松)“我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的看法,总的感觉是不乐观,而且是非常不乐观。”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日前在公开场合谈到全球经济形势时表示,我们面临长期衰退,这种衰退非常特别,我们过去没有遇到过。应当清楚地看到,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全面且巨大,并将在中长期内影响和冲击全球的经济增长动能和发展潜力,把全球经济推向一个水平更低的增长轨道。
  
  李扬提出了抗疫时期整体的政策要点:就业优先、生存为要、民生为本。财政方面的减免降税和各种补贴,社会政策的免租金、发救济,货币金融政策的加贷款、降利率等。这些都十分重要。同时,他还谈到,要切实支持中小微企业。
  
  “现在中国需要寻求的是各方平衡、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浙江民营投资企业联合会会长周德文日前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浙江与欧美国家的经济高度相互依存,这些地区疫情蔓延,浙江自然也难以独善其身。在手订单被部分取消,这只是境外疫情对浙江经济影响的一个方面。接下来,企业到境外参展、接单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疫情还导致海运、航班调整,国际物流成本随之大幅上涨,也增加了企业履约成本。
  
  虽然各地逐渐复工,但目前的消费仍主要维持在刚需领域。“考虑到疫情下企业发展、收入水平、产出情况等仍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消费者心理趋于谨慎和保守,当期消费仍会受到很大影响,比如一些企业关张、裁员,一些企业复工后降薪、工资挂钩业绩政策等,都会促使消费者作出消费延期的决定。”周德文说,之前预期的“报复性消费”恐怕很难实现。
  
  周德文说,海外疫情暴发使得外需萎缩,对我国商品的需求减少,同时我国难以通过进口获得中间品完成生产。因此海外疫情对进口和出口具有双向影响,继而冲击全球的生产供需格局。全球原有的产业链格局,或将被打散和重建。当前最要紧的事是保住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政策的重点应该是救助,加大对企业和家庭的纾困力度,尤其是对受疫情直接影响的企业和家庭。
  
  “小微企业关乎大量低收入人群的生存问题,关乎国民经济的活力,更关乎全国就业稳定的大计。”团中央创新联盟执行理事长、优客工场创始人董事长毛大庆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建议,中央迅速研究针对中小企业和低收入群体的大规模现金补贴计划。
  
  毛大庆建议中央发行特别国债,制定围绕失业群体、贫困群体、低收入群体等个体和家庭的现金补贴计划并从速发放,避免上述群体出现因为经济影响而可能的生存危机。针对中等收入群体发放消费卷,激活消费和需求。针对儿童和老人进行专项补贴。他还建议,进一步加大金融服务机构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阶段性免除个人贷款利息,对于因疫情导致的失业而短期无法偿还贷款的个人,优先支持再就业。加大力度优化创业环境,让创业群体消化更多的社会就业和消费压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专家呼吁加大对企业和家庭纾困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