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ufeng0299 发表于 2020-5-7 19:20:39

青年创新工作室助年轻人收获成长

     提起工作室的创建过程,如今已是检修段副段长的周苗生将其概括为:创新、攻关、引领、传承。那是检修段投产之初,HXD3型机车蓄电池充电柜故障率高达60%,厂家的技术封锁让职工们干着急,却无从下手。
    青年创新工作室成员经过反复研究、测试,重新设计主控制板,以驱动板替换原设备,重新编写控制程序,一举攻克了这项技术难题。这一技术攻关不仅荣获全路青年科技创新奖,还因大大降低故障率和维修成本,在全路推广。
    创新让大家尝到了甜头。一时间,创新工作室成为段上的“网红”,青年纷纷报名参与。在团委主导下,工作室下先后成立5个创新小组:电器车间张亮大学生创新团队,总装车间杜齐、宋刚青年工艺改进团队,转向架车间技师攻关团队,设备车间孟宝成“大工匠”团队,段电算室及相关部门组成的大数据信息化技术团队。
    创新也得到了全段各级组织的关注。党政工团联合下发了《西安机车检修段创新工作管理办法》,并在“职工奖惩细则”中明确了创新成果的奖励机制。项目论证组、专家评审团也先后组建,围绕人才培养、立项公关、成果转化等方面,不断推出实际举措。
    青年创新工作室配备的试验台,由青工名字命名。职工工装上,粘贴“青年创新”logo,以及开设的青年创新主题夜校,都让青工们获得了更多“认同感”。
    工作室成员不负众望,成立两年多来,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具有原创性的创新成果。截至2018年年底,创新成果已达119项,同时取得国家专利8项,以及多项全国铁路系统、省级创新成果奖项。2017年,工作室被命名为陕西省示范性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
    “创新工作室不仅解决了生产技术难题,还解决了青年队伍培养的难题。”陈星说,青年有事做,心里就不慌了。在机车检修段,年轻人下班逛街、打游戏的少了,往工作室跑的多了,创新成为青工茶余饭后的必备话题。
    段团委将工作室作为青年成长锻炼的基地,让每名成员在这里找到获得感。对于新入职的职工,到工作室观摩成为段上的保留项目。能成为工作室一员,更像是得到了“VIP”般的身份认可。
    尊重是获得感的基础。在机车检修段,参与创新的青年,不论成绩大小,一律给予激励。小的成绩,口头表扬;好一点的,通报表扬;具备科研价值的,纳入科研项目申报,进一步拔高。
    成就感是获得感的源泉。段团委会同业务部门,每年对创新成果进行评价,优胜者给予奖励,并在个人职称评定、技能提升中作为依据。
    2015届青工王强伟,自制了司机控制器绝缘检测装置,将原来2名职工、15分钟才能完成的工作,降低到1人、2分钟完成。对这样的成果发明人,车间团支部书记专门给他们的家人写信,通报先进事迹,有的还随信附上媒体报道的文章。
    “青工家人纷纷回信,感谢单位的培养。”这也让其他青工感受到创新并不是遥不可及,工作室的大门始终为每一名青工敞开,“让更多的青工爱创新、能创新、愿创新。”
    不仅如此,段团委趁热打铁,将创新工作交流进一步制度化:每月第一个星期一,被设立为创新工作交流日。每逢这一天,全段干部职工聚集一堂,探讨交流创新议题。
    “目前,这样的创新工作交流日已举行过6次。”陈星告诉记者,善于创新、健康成长的氛围,让每一名青年职工都感受到了青春的正能量,在全段实现了创新推动、实干实做的良性循环。
杨岳鹏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孙海华 来源:中国青年报

dqqjk 发表于 2020-5-7 19:22:4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青年创新工作室助年轻人收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