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期擂台赛总结
1004期摄影擂台赛总结因参与修改的三位老师对“劳动的魅力”领会不深,所修改稿件质量无法与见报稿相比,所以本期摄影擂台赛仍不设擂主。
本期摄影主题是劳动的魅力,但我们所要表达的“劳动的魅力”是需要通过现场捕捉,以新闻事件感染读者、吸引读者的。而不是劳动者的简历和简介,但是上期许多投稿都写成了简历和简介,既不是现场特写,也没有体现出劳动的魅力。在所有投稿中,袁甫老师的《蔡波一把沙子见真功》是比较出色的,因此,版主把这篇稿作为摄影擂台赛母本。以下为本期擂台赛总结:
原稿:
蔡波一把沙子见真功
抓起一把沙子撒在机车轴箱弹簧的定位销上,用检点锤敲击弹簧,根据沙粒散落的方向就能断定弹簧是否断裂,经过盯控检修作业技术人员的解体求证,事实果真如此。9月8日,武昌南机务段检修车间走行组青工蔡波,在检查机车第一轴箱弹簧时发现有异音,凭着平日里勤学苦练,靠一把沙子、一把锤子,就判断出该弹簧内部有裂纹,从而消除了一次发生列车颠覆故障的隐患。他也因此成为大伙热捧的对象。图为蔡波在检查机车走行部。
见报稿
一把沙子扬出智慧
抓起一把沙子撒在机车轴箱弹簧的定位销上,用检点锤敲击弹簧,根据沙粒散落的方向就能断定弹簧是否断裂——9月8日,武昌南机务段检修车间走行组青工蔡波又用这手绝活排除了一次事故隐患。当时,他检查机车第一轴箱弹簧时发现异常,是靠沙子诊断法迅速判断出弹簧内部有裂纹,并及时消除了一次有可能导致列车颠覆的故障隐患。
1、标题对比:
见报稿标题为《一把沙子扬出智慧》,生动诠释了劳动的魅力。与见报稿相比,原稿与修改稿共同的不足是仍未走出原有的谁、干什么这样的格式,没抓住魅力这一主题元素。另外,还存在以下不足。
袁甫老师的《蔡波一把沙子见真功》缺少艺术表现力;
吴云老师的《蔡波:巧用工具查故障获表彰》,从标题看吴老师把魅力狭义地理解为获表彰,对主题元素理解不深。而且《巧用工具查故障获表彰》这个标题一是降低了新闻价值,二是概括不准确,没有说清具体发生的事情,三是太直白缺少可看性;
杨建老师的《蔡波:沙里淘隐患》,一是没有表现出魅力;二是表述不清,无法清楚地知道是什么事情
屈联西老师没有修改标题,不做点评。
2、文字说明对比:
见报稿扣人心弦,把原稿的节奏变得更为紧凑,删除了一些老格式和不必要的语言。
吴云老师:1、文字落脚点有误,一句获表彰反倒削弱了文字的感染力,有画蛇添足之感。
2、由头没有把蔡波的绝招亮明,吸引力打了折扣;
3、文字说明前后不呼应,后面的文字没有很好地解释由头中提到的消除列车颠覆事故。
杨建老师:语言以叙述为主,文字缺少新闻要素,不符合现场特写要求。杨老师重在强调蔡波的绝招,缺少了新闻事件、新闻时间。
屈联西老师:文字叙述混乱,改变了原稿的文字顺序后,整篇文字变得冗长,失去了重心。 “文心雕龙擂台赛”1004期文字总结
本期擂台赛以文字稿 《领导的心里时时装着我们》为竞赛蓝本,杨建和吴云老师参与了改稿。
原稿总体结构比较合理,选择事例也基本符合主题要求,因为作者是修改稿,可能时效性上稍微欠缺一些,语言上也可以进一步简练,主题及逻辑性方面有待加强。
杨建老师的修改稿对开头与结尾都进行了精炼,使主题更加鲜明突出,中间事例减掉了一个,这个例子没有任何争议性,而且从时间上来说,时效性稍强些,总体感觉文章更加精炼,主题并没有受到影响,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修改稿应该说比原稿好些,是基本成功的。
吴云老师所改稿件基本上还是围绕原稿结构进行,没有突破寻找新的新闻点。
因此,综合评价,本期不设擂主。
回 楼主(zwyykgyl) 的帖子
得到老师的帮助我很快乐,谢谢连老师的精彩点评!!回 1楼(志民丨阳光) 的帖子
这篇稿件我真不知道怎么改,呵呵,比我水平高多了。谢谢志民老师的精彩点评,我下次继续努力!! 谢谢点评!,我还要多多努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