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志市公路管理站铁通工区道班长金宝林: 心存热爱 甘当铺路石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作者:入选理由:32年,黑龙江省尚志市公路管理站铁通工区道班班长金宝林用坏了120多把铁锹、800多把扫帚,骑坏了8辆自行车。他熟悉负责养护路段的每一个急弯和陡坡,每一块标志和桩号。日常巡查现代化后,平均每天巡视60多公里,他热爱这份平凡的工作,所以就把平坦和安全送给了行人,把辛苦和忙碌留给了自己。
“理想是什么,让我来选择,作一名光荣的养路工,风霜雨雪任拼搏,百路畅通是心愿,万里平坦是求索……”这首养路工人心中的歌,唱出了全国劳动模范、黑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全省铁人式职工金宝林的心声。
1987年,年仅17岁的金宝林从父亲手中接过了那把一人高的铁锹,背着简单的行囊走进了离家17公里的六合道班,子承父业成为了一名养路工人。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早年六合道班管养的路段病害多、任务重,道班班长承受不了工作压力辞职下海。金宝林临危受命,接过了沉甸甸的接力棒。
不善言辞的金宝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了整个班组成员。六合道班管养路段的路况一天比一天好,路容一天比一天美。当年年末,“先进道班”的红旗挂在了墙上。这面旗帜一挂就是20几年,再也没有被摘下。
从六合道班到南平道班再到大泥河子道班,金宝林凭借自己不服输的韧劲,苦干、实干,带领道班工人让这三个道班先后甩掉了“后进”的帽子。
金宝林虽然文化不高,但是为了养好他心爱的公路,还是拿起了书本和纸笔。他发明的“炸药炸开坚硬垫层的翻浆处置方法”,加快了翻浆坑槽的处置速度,工友们再也不用因为处置翻浆而满手血泡;他将普通四轮拖拉机改装成为集除雪和清洁两项功能的一体机,日工作量相当于20个人8小时不间断工作所完成的总和;他自制的“过水路面水深指示桩”,成为了雨季驾驶员安全行驶过水路面的“保护伞”。
2013年冬天一场60年不遇的重特大暴雪,让尚志市高速公路全线封闭,铁通公路成为市民出行的重要通道。一连20余天,金宝林坚守在风雪线上。雪住了、风停了、道路畅通了,他的脸、手和脚也被冻伤了。“当时,看到一辆辆车鸣笛驶过、车里的司乘人员向我高高竖起大姆指时,我就觉得值了。”金宝林说。
2014年11月,金宝林被授予“全省铁人式职工”光荣称号。他把刻有王进喜塑像的奖杯摆在了家中最显眼的位置。他说:“每天不管多累,只要看看王进喜竖起的大拇指,就会‘满血复活’。”
乐于助人 快乐自己
“老金,心眼儿好。”“宝林,人实在。”这是和金宝林相处过的人对他的评价。
老工友张庆江无儿无女,金宝林二话没说把老人接到了自己家里,一照顾就是十几年,给老人养老送终。老人病危期间,他喂药喂饭,旁人都把他当成了老人的亲儿子。
工友刘绍强身患尿毒症,丧失劳动能力。多年来,金宝林包了刘家运煤、劈柴、换煤气、清积雪、修房顶等重活。每每有人问起金宝林,他为什么做这些,他总是憨笑着说:“人这一辈子,谁还碰不上个难事儿,能帮就帮一把呗。”
30多年来,金宝林救援过多少受困车辆?他为多少人买了回家的车票?他多少次替工友顶班?这些问题在金宝林那里,都得不到准确的答案。
金宝林的义举感动了身边的人,金宝林的行为更带动了身边的人。如今,以他名字命名的“宝林志愿服务队”活跃在他们管养的路段上,闪耀着那属于公路行业特有的橘红色光芒。
作为黑龙江省第十二届党代会和哈尔滨市第十四届党代会的党代表,这位只讲奉献、不善言谈的公路人说:“从当年的砂石路到现在的水泥路,在路上我干了30多年。我看着脚下的路越修越好,看着大家出行越来越方便,我就有使不完的劲儿,我只要能干得动,就会坚持在路上做那块保障公路平坦畅通的铺路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