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架蔷薇一院香
作者:刘廷华初夏教师公寓的小院落里,树木葱绿,蔷薇花、月季花……争先恐后纷纷盛开。
初夏的阳光,透过树木葱郁的枝叶,投影在小院里,投影在小院的花圃里,投影到小院的花间小道上,投影到人们喜悦的脸颊上。暖暖的阳光捎带着春天的味道给人们送来阵阵的清新和温暖的惬意。这一阵又一阵春天的味道,吹散了曾经笼罩在小院上空的那股疫情乌云,人们的脸上终于有了久违的笑容。
是的,人们刚刚从疫情的恐慌阴云中清醒过来。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无情地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健康!疫情就是命令!大家放弃了同家人的春节团聚,奔扑抗疫防疫前线。我市上下各级领导,按照中央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要求,迅速行动,不折不扣地严格执行中央的命令。市教体局给我们教师公寓派来了支援队员,河西社区给我们派来了志愿者。
教师公寓党支部、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的成员们,不用打电话,不用发通知,有的从农村的老家告别年迈的父母,有的从青岛、从济南、从泰安等城市,放下怀抱里还没有亲相够的孙子孙女,放下团聚,推掉亲朋好友的年后团聚宴,不约而同地又回到了教师公寓,来到了抗疫的阵地上;大家齐上阵,为我们教师公寓搭建起了层层保护墙,撑起了一顶强大的保护伞。
那时候,小区党支部办公室里的灯光彻夜通亮。市教体局的领导、河西社区的领导同我们小区的党支部连夜开会,研究制定防控方案,压实责任,安排值班人员表……
第二天一大早,小区大门口搭起了隔离带,值勤队员正在给进出人员测体温;第二天的上午,社区志愿者们,小区党支部,各楼楼长,各单元单元长们深入到居民的家里,逐一摸底排查,登记家中人员信息。
第二天的下午,楼长们,单元长们,志愿者们,又给我们送来了“出入证”;紧接着,我们又收到了小区送来的“防治新冠病毒常识”及其他宣传材料,我们知道了防控疫情的最好方法就是不串门,少出门,不接触,勤洗手,戴口罩,在家多锻炼,勤通风,保持好心情……
从外地返回的人员听从安排,安心在家隔离。从国外归来的马老师按照要求被隔离,解除隔离后的马老师激动地对大家说,我虽然在家被隔离,但小区人们的心没有隔离我,人隔离心没被隔离,大家不娴弃我,经常给我打电话,用微信开导我,同我聊天,解除了我的恐惧感和孤独感,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我,给我送米,送面,送油,送菜,让我平安地渡过了十几天的不平凡日子……
社区的志愿者,给孤寡老人张奶奶送来了急需的降压药;领导们给在家上网课的学生送来了智能手机;小区居民们积极配合防疫工作,听从防疫指挥,大家都做到了不出门,不串门,不聚会,大家都知道“待在家,就是最好的抗疫”。
刘老师给值勤队员送来了消毒液;王老师给值班人员送来了的口罩;张老师给值班人员送来了军大衣;杜老师给防疫队员送来了茶叶……
老前辈刘老师捐出300元钱,周老师、尹老师、钱老师、李老师、汪老师……全院的离退休老前辈们纷纷捐款,老前辈们说,我们虽然不能到防疫前线,但我们绝对不会拖防疫抗疫的后腿……党员韩老师,赵老师,孙老师,还有肖叔叔,雷阿姨……找到小区党支部主动请缨,要求上岗值勤;大家自发地捐款捐物,请缨上岗,为打胜抗疫狙击战,消灭毒魔,有力出力,有物出物……
不几天的时间里,“教师公寓夕阳红志愿服务队”正式组建开始巡逻执勤了,在中国有一种红叫做“志愿红”,在教师公寓,有一种红叫“夕阳红”,志愿者们轮流值班、轮流巡逻,帮助老人们使用智能手机,帮助老人们加入微信群,帮助老人们申领健康码……
不几天的时间里,教师公寓微信服务群组建好了;
不几天的时间里,教师公寓所有居民匀申领了“健康码”;
不几天的时间里,给行动不便的老人们送来了“社区居民连心卡”……
每一名党员,每一名老师,每一位老前辈,全院所有的人,在疫情面前,发扬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畏惧,不后退,邻里相望,众志诚成,确保了我们小区的安定祥和,正像我们满院的一小枝又一小枝,一小朵又一小朵的蔷薇花那样,虽然我们是很微小的,但是,只要我们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人人都能发出一点光,人人都能吐一点芬芳,人人都能发出一阵清香,我们小院,一定也会像那满架的蔷薇花,满院飘香,满院芬芳!
这时,我想起了那首唐诗,“山亭夏日”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作者简介:刘廷华,山东省泰安市肥城人,肥城市实验小学教师。爱文学,爱阅读,有多篇作品在报刊杂志网络平台发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