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66 发表于 2020-5-17 20:13:03

劳模师徒匠心传承

     中工网讯 在国网栖霞市供电公司有这样一对劳模师徒,他们是劳动模范、创新能手,他们亦是良师益友、师徒情深。他们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卓越的劳动创造、忘我的拼搏奉献生动诠释着劳模精神。

  师傅梁兆林,53岁,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创新能手,山东省电力公司电网工匠,山东省电力公司优秀专家人才,现任国网栖霞市供电公司用电检查班班长。从1986年至今,梁兆林一直扎根基层、勇挑重担,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练就了一身过硬的业务技术本领。

  徒弟孙伟,36岁,山东省创新能手,2020年荣获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现任国网栖霞市供电公司蛇窝泊供电所台区经理。作为偏远山区一名一线员工,参加工作20年来,他一直坚守在基层供电所的阵地上,甘于吃苦,乐于奉献,主动发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增强自身技能。

  师徒结对 言传身教

  从拜师签订师徒协议起,孙伟格外珍惜每次和师傅学习的机会。为了学好技术,他一有空就“粘”在师傅身边,工作时仔细观察并记录师傅的一举一动。遇到问题或是困惑时,他认真思考,主动提问,往往是师傅的一句点拨,让他茅塞顿开,使问题迎刃而解。师傅对工作精益求精,对徒弟要求也非常严格,为了提升实际动手能力,师傅一遍遍讲述技术要领、做示范、带头练,把多年累积的“绝活”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令孙伟印象最深的,就是师傅在每天繁忙的工作结束后,为自己精心准备的“小灶”。一条知识点,一个技术难题、一项缺陷、一道题目,师傅总会用自己休息的时间来培养徒弟。

  在孙伟眼里,师傅永远是那个言传身教、循循善诱的指路人,造就了他一丝不苟、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在师傅身上,他悟到了这样的工匠精神:择一事,终一生,工作不只是单纯的谋生手段,更是一种追求与坚守的信仰。

  务实创新提质增效

  师徒二人格外注重科研创新,他们立足岗位、兢兢业业、勤学苦练,为电网安全运行维护排忧解难、攻克难关,解决了众多技术难题。针对公变台区在管理上相对薄弱,存在无功损耗大,有人为偷漏电等问题,他们合力研制出专利成果“公变台区配变降损装置”,成功实现了对公变台区的用电负荷和配电变压器自身的无功损耗进行实时全自动补偿,最大限度降低了无功电能损耗;实现了对公变台区高、低压电流和功率数据的远程同步上传,实时为用电稽查人员发现和查处人为偷漏电提供监控数据,有效监管计量故障及某些农电管理人员窃取台区总表电量,进行倒电、卖电现象,从源头上遏制了交易电、人情电,保护了国家电能资源。

  至今已获得国家专利33项、优秀科技成果奖6项、优秀QC成果奖5项、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27项。研制的一系列成果,为公司节约资金800多万元,创造社会效益1000多万元。为推动公司科技进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保持公司“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荣誉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zj66 发表于 2020-5-17 20:13:1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劳模师徒匠心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