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qjk 发表于 2020-5-22 19:07:58

经验交流:把党的建设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湖南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自2015年4月成立以来,旗帜鲜明地把党的建设贯穿于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坚持融合互动、一体推进,积极探索独具特色的国企党建模式,逐步形成与发展战略相一致、与发展模式相匹配、与管理方式相协调的党建工作格局,为发挥国企改革抓手和平台作用提供了坚强保障。
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成果丰硕,合出了显著的效益
坚持把引领生产经营正确方向作为党建工作的基本面和生命线,合出了显著的政治效益。一是学习教育上深学笃用党的理论。创新“专题+党课”模式,组建内部宣讲团,开展“书记讲党课”竞赛,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二是发展方向上认真贯彻党的意志。坚持生产经营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方向为方向,在定方向、定战略、定布局上全面贯彻落实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三是治理结构上充分体现党的领导。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严格落实党委会研究前置程序,2018年召开公司党委会33次,对37个重大事项进行研究。改善所属企业班子结构,精简领导职数11人,精简率达46.4%。重点实施“三个一批”人才工程,释放激活“鲶鱼效应”,树立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在省国资委系统率先启动“五化”支部达标创建,新设、改设一批基层党组织,创建5户企业党建名片。四是在内控管理上严守党的纪律。健全立体监督体系,对党组织建设等六个方面进行重点监督,对6户所属企业开展巡察,查摆问题128项,创收节支972万元,收回应收账款730万元。对新任职的20多名企业负责人、36名新任职领导干部开展任前谈话,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坚持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合出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一是打赢扭亏增盈的翻身战。聚资源、调结构、降成本、控风险,抓两头带中间,不断优化资产质量,利润增速创历史最高,净资产收益率进入省属企业前列。四年间,利润总额从亏损近1亿元到盈利5602万元,职工月工资从4170元增至6129元,上交税费从1347万元增至9428万元。2019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73亿元,同比增幅47.93%;实现利润总额4071万元,同比增幅96.19%。二是打响资产管理的持久战。坚持业绩导向、考核导向和用人导向,通过主业归核、战略管控,砍掉无效低效业务,挖掘有效益、有前景业务,把接收的42户企业重组整合为17户,集中力量办大事,着力打造资产经营管理、现代物业、贸易、国标检测和仓储物流“3+2”产业板块,一大批老国企迎来“二次创业”的发展机遇。三是打好深化改革的攻坚战。始终把改革成效作为检验党组织战斗力的重要标准,稳妥推进公司制改革、“三供一业”分离、“僵尸企业”处置、三项制度改革、混改及员工持股试点等一系列基础性、关键性改革。4年共清理空壳机构70多户,完成14户企业公司制改革、3034户水电分离,按期签订2080户物业移交协议,强力推进26户“僵尸企业”处置(占省属企业处置总任务64户的40.6%),已分流安置人员321人,工商注销或管理提升17户,税务注销5户, 4户正破除障碍推进出清。
坚持把维护发展大局和谐稳定作为党建工作的切入口和突破口,合出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一是抓好安全生产保平安。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为总抓手,多个层面构建安全“防护网”,鼓励国富资产公司探索建立管理部专管、物业点督管、租赁户直管的三级联防责任制,清理整治了一大批安全隐患,提升了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连续三年被省国资委评为先进单位。二是调处矛盾纠纷求稳定。跟进所属企业3.11亿元逾期债务与73宗法律纠纷处理,成功收回新轻联公司近 70% 国有股权,帮扶解决一批群众最关切的问题,全省重点挂牌信访单位万代公司和连续多年上访“钉子户”长元公司成功息访,未发生一起赴省进京非正常上访,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综治工作先进单位。三是厚植企业文化促和谐。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和领导权,研究出台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在湖南日报、新湖南、红星云等媒体发布新闻百余篇,“红色引擎”党建经验被湖南卫视、湖南都市推介。组织开展文明创建、工会群团活动,构建“公、诚、勤、简、谦”的企业价值观,明确“创新、担当、奋斗”的企业精神,塑造公司团队勠力同心、拼搏奋进的共同价值导向。
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深度不够,存在着突出的短板
工作责任“淡化”问题。一是思想跟不上。一些企业存在思想误区,认为党建是软任务,实际效果“看不见、摸不着”,导致党建“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越到底层认识则越淡化。二是责任落不下。有的企业主责意识不强,抓党建消极应付、被动去做,“一岗双责”未落地生根,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效果不佳,“上热下冷”的问题还未有效解决。三是学习抓不紧。党员思想教育缺乏针对性,党建工作载体不多、内容不够丰富。个别党员学习目标不明确,理论研讨不深入,工学矛盾未化解,学习成为“额外负担”,不能用理论指导实际工作。
核心作用“弱化”问题。一是党内政治生活流于形式。一些企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形式单调、内容枯燥。个别企业反映,基层党支部未及时换届,支部生活会、民主生活会和谈心谈话效果不佳,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敢动真,主题教育与企业脱贫解困结合度不够。二是党建渗透业务程度不深。个别改制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各行其道,导致生产经营方向不对、定位不准和目标不明,一旦遇到问题企业本身无法解决,只能上交矛盾。三是抓党建方式方法不新。抓党建的重心还停留在填短板、补漏项阶段,“规定动作”多,创新创意少,抓党建还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和精准性,还没有挖掘出系统内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的组织和个人“典型”,还未形成党建特色,还没有叫得响的名片。
体制机制“虚化”问题。一是机制理顺不够顺畅。少数企业党建考核奖惩、党员教育管理与实际契合度不高,抓基层党建缺乏手段,特别是纪检监察与审计监督结合不紧密,专项提醒多,融入制度少。二是基础工作不够扎实。个别企业党员档案不完善,党员积分管理不经常,谈心谈话不充分,民主评议党员台账有缺失。多数企业退休党员居住分散,开展党支部活动难以集中。长元公司有300多名退休党员,移交前10年都未建立党支部。三是联系群众不够紧密。个别党务人员联系群众浮在面上,不主动听民意、惠民智,抓不住群众痛点和难点问题,特别在改革推进中不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导致一些矛盾纠纷未及时化解,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没有效解决。
专业力量“边缘化”问题。一是缺乏人才。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抓的复合型人才普遍缺乏,观念不新、技能不强、方法不多,抓不住党建重点与生产经营难点,后备人才储备与企业发展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二是缺乏精力。有些党务干部“身兼多职”,精力“一重一轻”,抓党建工作的专业化素质薄弱,特别是个别企业脱困任务艰巨,抓党建容易“顾此失彼”。三是缺乏经验。部分党务工作者党务“工龄”低,专业知识不足,实战经验缺乏,以党建工作促生产经营的具体办法和措施不够多,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工作热情还没有完全调动起来。
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潜力无限,拥有提升的空间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发展壮大国有企业,关键在党的建设。国有企业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虚工实做”,扎实推进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把党组织的独特优势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新形势下,我们从调研情况出发,结合湖南国资公司实际,探索提出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构想。
工作标准:战略高定位、决策高效率、发展高质量、队伍高素质、文化高品质。
基本内涵:战略高定位是指,在企业发展战略方向上充分体现党的意志,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同企业战略发展规划统一起来,将党组织建设内嵌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明确企业党组织在企业战略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做到“根”“魂”稳固;决策高效率是指,将党建工作总体要求写入企业章程,明确企业党组织的法定地位,落实党委会前置讨论程序,将党的领导融入到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实现决策程序科学高效;发展高质量是指,在企业改革发展中落实党建“四同步”“四对接”,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队伍高素质是指,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将党对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培养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有力支持企业发展;文化高品质是指,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交融互动,与企业价值理念、精神内核、行为规范有机结合,推动企业形成高品质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凝心聚力,为企业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和氛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经验交流:把党的建设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