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20-5-25 10:16:26

企业的“僵尸文化”吃掉好员工?对症下药,团队才能进入良性循环!

来源:搜狐

在疫情还未结束的今天,已有不少企业就此次“黑天鹅”事件做出无奈之举。近日我也接到了不少之前服务咨询过的企业电话,电话中无论是企业高管、还是企业老板都表示出对此次事件的措手不及。

http://p2.itc.cn/images01/20200525/58adeee185b545d08b2eacbf054da8fc.pn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全国大面积、长时间停工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销售链断裂,企业迫于无奈,给员工发放部分工资,虽企业已竭尽全力,但员工依旧怨声载道。部分依靠现金流的企业索性宣布破产,国家虽然对微小企业做出了一系列补救措施,但依旧只是杯水车薪。

浪潮退去,企业存在的“软性”问题暴露无遗,反观此次事件,现在的这些现象背后,都指向了一个焦点问题:企业战略多维度的缺失!

企业战略不应仅只体现在营销上,更不是企业今年要挣多少钱这样单一的问题,战略是多维度的,除了企业核心盈利外,我们更应该深思,企业文化、企业风险预估、企业防控等多维度能力。

新冠一疫,虽时间不长,却让不少企业看到了自身的软肋,当企业出现了危机,当企业受到了非人力可控的灾难时,原本看似固若金汤的企业,出现了漏洞。

都说企业效率第一,在本人看来这个说法没有问题,不想赚钱的企业不是好企业,天天光说要为行业利润做贡献而不行动的基本都是耍流氓;企业如何制定好战略,如何赚钱,如何使员工万众一心,打包捆在一起的赚钱,这才是企业决策者在制定年度战略目标时要考虑进去的要素。

“要想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企业老板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做为企业的灵魂领军人物不止要做到“引领、提效”,还要做到关注精细化管理,“防患于未然”是管理者必备的基础技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战略上做到宏观方向正确,项目精准定位,战术上做到精细化管理,让团队有过硬的执行力,合理的风险预估与防控,做到以上这些才是一个企业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战略方向正确,那就要带领团队大踏步的前进,而团队、员工就成为达成企业战略目标的核心要素。企业以人为本,人力政策自然成为企业重要政策之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必然要参与到高层战略决策当中去。好的战略思路、决策都是靠每级员工来执行完成的,靠着有内涵的企业文化底蕴来支撑的,企业文化是什么?简单的一句话就是:给社会一个企业存在的理由,给员工一个跟着你干的理由。它决不是百度上查找的鸡汤式口号式语言。这次疫情就是一块很好的试金石,企业文化底蕴丰厚的企业,企业与员工双方基于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基本能平稳度过这次灾难。

http://p8.itc.cn/images01/20200525/f2a6bc44f0d44cbea042ab6af51d8a17.JPG

这次疫情开始时候,我咨询服务过的一个企业,在结果未知的情况下,员工与管理层同时表示:“我们愿意先不发工资,等到复工以后,公司有了钱再发”。这个企业家跟我沟通这件事的时候声音是哽咽的,员工的行为让他深深的感受到了企业文化的重要,与此同时不断向我致谢,感谢我让他早于疫情看到了文化的重要性。

员工工作初始,是一张白纸,没思路、没专业,在这时候就需要企业给员工树立非常正确清晰的认同观念,这个观念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就是让员工知道为什么跟着你干,你们的目标、方向是一致的。员工在企业需要学习技能,了解公司的业务范围,同时找到自己与职位的差距,进行学习及自我知识更新,激发自己的潜质,这时提供给员工帮助的就是人力资源部。如果人力资源部不能熟知公司的战略方向及战略目标,不了解公司企业文化,就不知道如何提供给现有员工支持,同样也不知道招聘什么样的员工,进行怎样的培训,给员工什么样信念,那么就会招聘不来符合公司企业文化的员工,继而现有的老员工也会慢慢变成“僵尸”员工。人力资源这项工作的管理者决不是谁都可以胜任的,该人必须具备很强的专业知识,熟知公司的战略方向、战术目标,公正公平公开的心态,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同时具备可以跟企业共同发展的共同信念。现在大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部俨然只是个劳资部的角色,算工资,记考勤,奖惩,福利,组织一下员工都不爱参加的培训而已,这种认知是非常可怕的,因为这样的认知让人力资源部失去了为公司输送新鲜血液的能力,这会使企业逐步进入疲惫期。

“企业遇到经营管理危机,外部社会形态发生变化,员工的“不在线思维”等”,这几类突出问题是目前企业家普遍认为自己遇到的困扰,但其实真正遇到的问题是企业带头人自身出现了问题。思路出现了空白期,冰河期,企业家在这个时候大多意识不到这个问题,只是一味的认为企业出现问题,就要做出“给伤口涂上红药水”的决策行为,一门心思的只想把员工的个人潜质、团队能力、绩效提升上去,一切问题推给培训机构或人力培训部门, 然后不断地培训(工间、休息日),本来培训是给员工最大的福利,结果变成了负担,浪费了资金,延误了企业发展的最佳时间,逐渐让员工丧失了对培训的真正需求。

http://p7.itc.cn/images01/20200525/11ee4a3706b144028af8d01fc3883fc0.JPG

病有多种,药有多样,如何对症下药才能使自己的团队进入良性循环,正向思维的状态,是一个决策者最基本的能力。

还有不少企业存在着“头大尾小”的问题,这是指企业的老板、决策者的思维更新很快,也很具备前瞻性,有成功的希望,可是到了下面的执行层面,因为对该项目不理解,执行起来有折扣,老板就会把责任都推给部门管理者或人力资源,认为是员工的执行力、学习、培训力度、内容以及积极性不够等,届时就盲目举行或参加各种模式的培训、拓展训练,其实这种方式完全不能给企业带来任何改变。反之如果通过系统的梳理战略规划,制定完整的人力计划,这些问题是完全可以有效避免的。

企业如有突发性、短期盈利目标,这个决策无法经过经验验证,就要考虑制定短期目标与公司战略目标是否方向一致,相互匹配?是否具备很好的落地实操性?财务是否核算了各类成本以及预估了利润?人力资源部门是否对执行该目标的人员有精准的分析、定位及必要的培训?等问题,这些最基本的决策及管理内容是否是企业家脑子里的第一道防火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企业的“僵尸文化”吃掉好员工?对症下药,团队才能进入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