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井场当拍客的日子
2011年2月份,我正式成为一名宣传干事,拿起了相机,做了一名井场上的拍客。我的职责就是聚焦精彩的画面和感人的场景,用镜头反映出石油人的精、气、神。刚开始做拍客时,也不懂构图和光线,逮住什么拍什么,全然不顾画面的主题和美观,这要是放在胶片时代,不知道能浪费多少胶卷。后来,在一个懂摄影的老师的言传身教下,我渐渐对摄影着了迷,也开始真正懂得了当一个合格拍客的意义。
我们的油区遍布着无数的井站、井场,每天都有修井机在井场上轰鸣。为了准确捕捉到感人的画面,我辗转油区的各个角落,哪里有作业井,哪里作业繁忙,我这个拍客就出现在哪里。有时为了拍一个场景,就必须在井场上呆上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有时为了拍夜景,还必须连夜在井场守候,甚至要熬上一整夜。
一次拍一口重点井的封堵挤灰施工,我顶着风沙在井场上拍摄整个挤灰施工过程。挤注完灰浆后,一个作业工顾不上擦洗脸上、身上的灰浆点,让我给他拍一张照片。拍完后,他问我:在哪个地方能看到这张照片。我告诉他,也许能在油田的报纸和网页上看到。他的表情有点失望,问我,能不能给他打印出一张,他要寄回家乡去。“给孩子他娘和孩子看看,也让他们高兴高兴。”说话时,这个带着浓郁西北口音的作业工一脸的憧憬。
在井场当拍客的日子里,最令我感动的是一些微小的细节。一次在人工岛的井场上抓拍,当时正值炎热的夏季,稍微一动就浑身冒汗。早上出来带的一瓶水早就喝完了。看到我出了很多汗,现场的一名作业工把自己仅剩的一瓶水送给我,还连说谢谢我,就因为我蹲在井口旁给他抓拍了几张井口操作液压钳的镜头;还有一次在雨中进行抓拍,为了不让我和相机淋雨,有位作业工默默的站在我身后为我撑伞遮雨;有时在井场拍照到了中午吃饭点,井上的工人总是热情的邀请我品尝他们的做饭手艺。
在井场当拍客的日子里,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感受到了一种情感,那是石油人奉献能源的最朴实的敬业精神。每当他们面对镜头露出笑容时,我从他们的眼神里读懂了信任、信心和包容。因为包容,他们才会坦然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才会欣然接受失去、付出和牺牲。作为拍客,我要用手中的相机尽量去展示他们大爱的美,这样才不会遗漏他们奋斗的身影和足迹。
作为拍客,尽管我的摄影技术依然一塌糊涂,但我已经触摸到了井场上最美的风景。我感谢这些年在井场当拍客的日子,它让我有了一种充实而神圣的感觉。(杨军) 这篇文章好好修改一下,可以用在休闲的纪实栏目
回 3楼(张丽) 的帖子
谢谢老师!我会好好再修改一下,争取拿出令编辑老师满意、符合《班组天地》在要求的作品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