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勇:用朴实无华赢得了领导的心
汪勇:用朴实无华赢得了领导的心安徽电建二公司:吴云
安徽电建二公司机械化公司的操作工汪勇,年纪不算大,资格也不算老,但却深得领导们的喜爱。他的抽屉里装满了优秀党员、先进生产工作者、爱机能手、安全标兵等证书。
这位从部队退伍的师傅究竟有什么神奇“法宝”,让几任领导都对他“万般钟情”呢?带着疑问,我走进了机械化公司的操作班组。
五项“绝活”使他初露锋芒
原来,汪勇1991年刚上班时,就不声不响地展现了五项“绝活”:身份是党员,干活闷头冲,不懂他就问,不会他就学,办事最踏实。看着他这个样子,领导们就商量着让他成为公司新购置的“宝贝”操作工,这个“宝贝”就是当年电建行业的“施工利器”CC1000履带吊,这台德马克起重机比较先进,当时整个安徽省也没有几台。这么重要的岗位落在了刚过了学员期的汪勇身上,这让老师傅们都不服气。
技术全面得到信任
自从当上了CC1000履带吊操作工,汪勇就认定了要管好、用好、保护好这个公司的“宝贝”。白天他在现场和师傅学现场设备吊装作业,晚上向技术员们请教图纸常识;当吊车出现变换工况时,他和起重工师傅们打成了一片;而吊车保养时,他的身影又频频出现在维修工段。就这样,他很快对这“宝贝”有了全面的“防、护、修、用”技术,也多了一帮支持、喜爱他的师傅。 同时,吊装作业中,他凭借着做事平稳、胆大心细的工作作风赢得了领导的一致好评,不久,他成为了“宝贝”的机主。
面对困难 冲锋在前
汪勇在部队时就是一名党员,他总是出现在工程点的最前沿。一次,在九华山工程点的塔吊拆除作业中,由于地基处于不利于吊装的坡道(起重机就最怕“脚底”不实在),很多操作工不愿意配合,拆除作业一度陷入困境。这时,汪勇和技术专家组认真研究了可行性地基处理方案,在进行多次模拟试验后,顺利地完成此项吊装任务。
在淮南新庄孜工地,由于过年前的汽机房施工节点项目,使用方提出了尽早开工的要求。寒冬腊月,履带吊发动机预热较慢,汪勇每天天不亮就赶到了施工现场,提前做好施工前的机械准备,空旷的现场连泡杯热茶都成了奢望,只有单调的发动机声在轰鸣着。这些事,领导们看在眼里,也记在了心里。
老“宝贝”依然绽放光芒
二十年的光阴,使汪勇从学员步入了师傅,也使“宝贝”迈入了老年期,机械的“跑、冒、滴、漏”现象开始频发,而随着公司工程的发展壮大,这台吊车依然是工程建设的主吊机械,仅8月份就转场了三个工程点,完成了近千吨的大件吊装任务。每次吊装完毕后,汪勇和修理工转行的徒弟张岩清及时检查、保养机械,对易损件进行更换,对出现的小故障立即排除。目前,在公司同批次吊车中,很多都进行了返厂维修,耗资巨大;而这 “宝贝”却依然是性能好、使用率高,维修费用低的合格机械。
笔者感言:身处一线的汪勇和领导的接触很少。二十年间,他经历了多任领导,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领导的态度始终如一。汪勇以忠于一线、勤劳勇敢、进取奉献的精神,使在平凡岗位上的他变的不平凡。在采访中,笔者听到了施工配合方、他的工友和领导给予他较高的评价。我想,并不会侃大山的汪勇正是用朴实无华赢得了领导的信任与肯定,因此走进了领导的心。 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说不上明显缺点,感觉这篇稿件如果在上期,或许更适合,这期的角度是什么,需要观察。
回 3楼(孙建文) 的帖子
谢谢孙老师的指教!这期我确实没有好好研究。谢谢您的提醒和关注!! 缺少个时间要素。回 6楼(xiaz72) 的帖子
感觉汪师傅是在和谐中求发展,还有,不是拿了证就能说明走进了领导的心里,要说明他在领导心里是不是还有其他的细节描述啊?对领导你心里是否有我这个主题,还要多琢磨一下,说得不好请勿见怪回 8楼(zlf7706) 的帖子
呵呵,我写的不准确吧。不过,领导总是提到他,每次评先进都有他,还常常到现场去看他。谢谢您的指导。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