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后孩子谨防五种病,儿科医生提醒秋冻也要注意“三暖”
秋季的气候也十分干燥,宝宝对气候的变化非常敏感,秋季早晚温差大,他们很容易出现感冒、咳嗽、便秘、嗓子干痒、皮肤干裂等症状。因此,家长们应该在秋季给孩子的各方面做一些调整~秋分后儿童谨防五种病
腹泻
秋季宝宝容易凉着肚子,或者仍然和夏季一样贪吃“凉”的食物,都容易引起腹泻。因此,在秋季应特别注意食品卫生,尤其在体弱、感冒、发烧和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坚决不吃半生不熟的食品。
伤风
秋风时常袭来,孩子体质较弱,抵抗力差,早晚最容易着凉,所以预防之道就是要注意气候变化,冷热当心,特别是夜凉之时,要注意为孩子加衣盖被。白天风大时要加衣服,孩子在外面玩得满头大汗时要注意帮他擦拭,不要让他把衣服脱掉,让风直吹,那样容易感冒。
支气管炎
很多孩子在伤风感冒以后,跟着来的就是支气管发炎,常常咳得喘不过气。因此父母在孩子伤风时就要注意预防支气管炎的发生,不吹风、不吃生冷的东西,在家休息,少在外面乱跑,防止病情进展。
肺炎
肺炎是一种很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除了呼吸困难外,并伴有剧烈的咳嗽和高热。预防本病就是初期不要忽略,及时控制病情,有病早治。
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在十岁以下孩子身上的发生率较高。对于扁桃体炎的预防,应尽量避免孩子伤风感冒,增加孩子的营养,增强抵抗力。
帮孩子合理调配饮食
1.让孩子多喝水
秋天天气干燥,多喝水可以保持粘膜湿润,成为抵挡细菌的重要防线。为了确保健康,应尽可能让孩子理解喝水的重要。应该教会孩子养成多喝水的习惯,上学、外出让孩子带个水壶,教育宝宝要随时进行补水,不能等渴了才来喝水,让喝水成为一个好习惯。
2.补充必需脂肪酸EFAs
EFAs能提供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决定细胞膜的流动和弹性,对免疫细胞非常重要,能提高孩子的免疫能力。天然食物中海鲜、蔬果、坚果、亚麻仁油、葵花油、红花籽油内也含有EFAs,但要注意,某些油如亚麻仁油需避免高温油炸,直接加在烹煮好的食物上。
3.别给孩子吃太多的糖
吃太多糖果的孩子,肯定会是不爱吃饭的宝宝,久而久之,很有可能会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情况,而且摄取糖分过高的食物,会干扰白血球的免疫功能。平时适当的给孩子糖吃,可以引导孩子吃糖分不那么高的食物。
4.多吃蔬果
现代孩子容易偏食,营养不均衡会造成肺和消化道粘膜变薄,抗体减少,影响人体防御功能。因此可以给孩子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因为维生素C,能增加噬菌细胞的数量,强化天生杀手细胞活力,同时还能建立和维护粘膜、胶原组织,以帮助伤口痊愈。
秋分后穿衣要注意
秋分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暴雨、大雨一般很少出现了。在北方,雨季结束,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是个宜人的时节,但气温下降也会加快。在南方,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降雨日数会有所增加,常常阴雨连绵,夜雨率也较高,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已经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
给孩子秋季穿衣时,不要过早增衣,需合理增加衣服,特别是中午前后的大部分地区仍处于仍处于炎热当中,如果孩子穿多了,中午很容易捂出一身汗,吹到冷风就会受凉感冒。秋分过后孩子穿衣一般保证“三暖”即可。
第一暖是“肚子暖”,孩子由于肠胃功能发育不完全,如果着凉容易导致脾胃虚弱,容易导致孩子食欲不振,甚至肚子痛,极易导致疾病发生。
第二暖是“手脚暖”,手脚的皮肤神经末梢丰富,是对外界最为敏感的地方,孩子的手脚保持温暖,才能保证身体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
第三暖是“背部暖”,背部适当温暖可以可以预防疾病,减少感冒的机会,但背部不可过暖,否则容易出汗,更容易因背湿着凉感冒。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