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秋季传染病高发期将至,怎么预防看这篇
最近气温一直在30度以下,秋风习习,甚是凉爽。换季了,也代表着传染病的大军就要行动了。小朋友的免疫功能尚未完全成熟,最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袭,提前了解一下这些秋季常见的传染病,可以帮助爸妈们更好地预防和应对。
先来看看秋季都有哪些常见的传染病吧。
秋季腹泻
小儿腹泻是指由于病毒、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宝宝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变稀,伴有发热或者不随发热的一组症状。大便变稀和增多是腹泻的主要特点。
小孩腹泻一般由轮状病毒引发的,而且轮状病毒的传染性很强,在幼儿园、学校等孩子聚集的地方,很容易出现大范围的传染。
一般患儿数日后呕吐渐停,腹泻减轻,不喂乳类的患儿恢复的更快,一般病程为3-8天,少数时间偏长。宝宝腹泻主要症状是脱水,如果宝宝精神可以,可以给宝宝喝一些含有电解质的水,防止宝宝脱水。
红眼病
红眼病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称为感染性结膜炎,在春秋两季最为多见,传染性很强,可以通过不干净的手揉眼、或是和患者共用毛巾等方式传染。
除眼睛发红之外,还有眼睛痒、流泪多、眼屎多、有异物感就像眼睛里进了沙子、害怕亮光等表现,两只眼睛可以同时或是先后发病。
由细菌或病毒所引发的结膜炎具有传染性,如果幼儿园中有一个小朋友发生了传染性结膜炎,很可能会传染给其他小朋友。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常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因为发病位置特点,被称之为手足口病。
多数患儿一周内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脑炎、肺水肿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甚至会导致死亡。
做好两点防护工作
秋季的儿童传染病远不止这些,但是做好以下这些措施,可以帮助预防大多数常见的传染病,保护宝宝不中招。
1. 注意卫生
爸妈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卫生,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并且洗手作为一种简单高效的防治感染的方式,爸妈需要让孩子了解洗手的重要性,并教会他正确的洗手方式,让孩子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教宝宝勤洗手,除了常说的饭前便后洗手之外,在接触了脏东西后,比如摸过垃圾、玩过泥巴、用手捂着打喷嚏或者咳嗽之后等,也要洗手。
教育孩子养成不用手揉眼睛、不啃指甲的习惯。
避免共用毛巾、浴巾等用品,餐具、玩具要定期消毒。
2. 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秋季腹泻的重症病例基本都是初次感染,接种轮状病毒疫苗,相当于完成了初次感染,会产生保护性抗体,即使再次感染,症状也往往很轻微,甚至没有症状。
有条件接种 EV71 灭活疫苗地区,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肠道病毒 71 型所引起的手足口病。
宝宝已经感染该怎么办?
如果宝宝已经被感染了,给予正确、有效的防护措施可以避免家庭内部的交叉感染,还有助于缓解宝宝的症状。
1. 消毒隔离
孩子的房间要早晚通风,用过的衣服、被褥、床单等要进行煮沸或日光照射消毒;上学的孩子应该暂时休假,家里人尽量减少到孩子屋里探望的次数,防止交叉感染。
若为轻症病例,可在家中隔离,若为重症病例,则需住院治疗。
2. 饮食营养
对于伴有发热的孩子,应该鼓励孩子多饮水,必要时给予药物降温,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及有无水分丢失,防止电解质紊乱及脱水。
在饮食上,应给孩子吃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或软食,不要给孩子吃酸、辣、甜味过重及干硬食物。
3. 家庭护理
针对疾病的不同表现,要注意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腹泻的宝宝,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宝宝脱水。
手足口病皮肤会有丘疹和疱疹,要注意避免孩子抓挠,同时保持皮肤局部的卫生。
得了红眼病的宝宝,尤其需要注意避免用手揉眼睛,以免导致左右眼交叉感染,或是引起感染的加重。
4. 及时就诊
在家庭护理中除了上述的这三点,爸妈还需要留心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和症状的轻重。
如果宝宝的精神状态、吃饭睡觉等状态变差,或是宝宝的症状没有好转甚至有所加重,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