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66 发表于 2020-6-12 05:58:10

古书画里潜藏的性情

       来源:北京日报
       北宋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里说:“说者谓右军喜鹅,意在取其转项,如人执笔转腕以结字。故世之人多谓善书者往往善画,盖由其转腕用笔之不滞也。”善书者所以亦能善画,是因为王羲之通过悉心观察鹅的转项,体会书写时运腕的诀窍,从而达到“转腕用笔之不滞也”。这个早已成为千古佳话的典故,揭示出古代艺术家善于借鉴动物物象达到艺术创作时所追求的那一份生动意态。
  受儒家思想影响,古人品评书画时,常常由物及人。汉代扬雄《法言·问神》云:“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唐代柳公权由此阐发出“心正则笔正”的思想,将人格、伦理与书法联系起来。明代项穆在此基础上说道:“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书画美感折射的其实是藏于笔墨后的人格美。

zj66 发表于 2020-6-12 05:58:3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书画里潜藏的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