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66 发表于 2020-6-16 11:49:23

原创:那碗槐花饭

每年的四月中旬,小城里开始槐花飘香,那浅黄色的花苞一串串小银玲般缀在翠绿的枝叶间,丝丝缕缕的香气随着轻柔的东风溢满街巷,沁人心脾,时时撩拨着我的味蕾。
一闻这熟悉的槐花香,就会想起母亲做的槐花饭,不粘不散,清香绵软。便忍不住给母亲打电话问家里的槐花开了没,母亲说现在早了点,树上还没有花苞,估计到五一差不多就开了。
儿子也爱吃槐花饭。每年槐花盛开的那几天,放学就和小伙伴一起去采槐花,有时用书包装、有时用校服包,连枝带叶,老嫩全收。即便经常两脚粘泥,裤脚扯破,也乐此不疲。我尝试着做过几次槐花饭,儿子的评价是:“没奶奶做的好吃。”尽管如此,他每次都要吃得盘光碗净。
今年五一小长假,疫情刚刚解封,终于有机会回了一次老家。假期那几日,恰逢我家小区门口的大槐树花开正盛,香飘十里。我也有幸再次吃到了久违的母亲做的那碗槐花饭。
做槐花饭首先要采槐花。槐花以刚刚绽开或即将绽开的奶白色花苞为最好,鲜嫩香甜,清新醉人。采槐花母亲有绝招,一根长长的钢筋,顶端弯曲成钩状,用这样的工具采槐花省时省力,也会不时引来那些伸长胳膊、掂起脚跟、一窜一蹦采槐花的人们艳羡的目光。
七十多岁的老母亲身体硬朗,手脚麻利,远远看好哪棵槐花开得好,健步直奔树下,伸出长钩轻轻一钩,那一串串风铃般的槐花便俯首贴耳来到面前。我抻着树枝不忍下手,每次都要先闭上眼睛,像蜜蜂一样在花香中流连陶醉一会儿,心里却想着那碗香喷喷的槐花饭。
为了给我做槐花饭,母亲不辞劳苦,从一棵棵树上找寻着最好的槐花,不一会儿我们就采了满满一袋。新采的槐花干净饱满,朵朵芬芳。母亲把槐花择洗干净,控干水份,在槐花上洒少量盐,用手抓搓,直到把花瓣搓破渗出水来。
“这是做槐花饭的关键一步,只有洒上盐搓出槐花里的水份,面粉才能粘在花上。”母亲边做边说。
我恍然大悟,终于明白儿子说“没奶奶做的好吃”的原因。
然后,母亲一边用手拌一边往里加面粉,直到搓出来的水份没了。这时,面粉和槐花早已紧紧抱在一起,形成一个个暄软的小面团,上锅蒸五六分钟就可以吃了。
把洗净的槐花在开水锅里烫一下,捞出放凉水晾凉,控干水份,装保鲜袋,放冰箱冷冻即可。母亲特别强调是“烫”不是“焯”,烫的时间更短,槐花不易变形,不易散味。什么时候想吃提前解冻,和新鲜的槐花口感相当。这样一来,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上槐花饭了。如此妙招,我也敢紧记下来。
这时,缕缕花香随着白雾一样的蒸气飘出来,弥散在家里的每个角落,熏得满屋生香,不禁让人垂涎三尺。
刚出锅的槐花饭松软可口,清香扑鼻,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放酱料拌着吃,还可以放葱花炝锅炒着吃,口味因人而异,各有千秋。我比较喜欢吃原汁原味的,什么调料也不放,只要槐花的清香和淡淡的咸香足矣。
这才是真正纯天然、无添加,手工制作、绿色健康食品,最重要的是有妈妈的味道,有家的味道。一碗槐花饭,吃的是健康美味,更是一种情怀。
槐树处处栽,槐花年年开,最忆的却只有母亲做的那碗槐花饭。不论走多远,槐花饭的香味一直萦绕在我脑海,像风筝那根长长的线,始终牵着我回乡的心。

羊君 发表于 2020-6-16 14:31:04

香飘四溢

羊君 发表于 2020-6-16 14:31:18

石立斌 发表于 2020-6-16 14:33:27

槐花饭,更多的是一种忆苦思甜的味道。
由老一辈吃饱穿暖就行,到如今的丰衣足食,全民脱贫,由衷为幸福中国、美丽中国、强大祖国而深感自豪和骄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那碗槐花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