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66 发表于 2020-6-22 19:07:28

患难见真情 共同抗疫情

       来源:人民日报
       确保员工健康安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帮助当地民众共渡难关……共建一带一路项目成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更好发展的重要助力,也让员工对疫情之后的生活和个人发展充满信心
http://world.workercn.cn/html/files/2020-06/12/20200612061735793883947.jpg
  2月10日,印尼雅万高铁一号隧道盾构施工人员正在确认电瓶车组的行进安全。
中国电建雅万高铁项目部一分部供图
http://world.workercn.cn/html/files/2020-06/12/20200612061735867729682.jpg
5月13日,蒙内铁路肯方员工正在铁路沿线进行室外作业。

肯尼亚蒙内铁路运营公司供图http://world.workercn.cn/html/files/2020-06/12/20200612061736164970094.jpg
疫情期间,科威特穆特拉新城项目部外方员工正在对前往施工工地的工人进行第一道体温检测。
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科威特穆特拉新城项目部供图
http://world.workercn.cn/html/files/2020-06/12/20200612061736193579287.jpg
3月23日,中国国家电网巴西控股公司外方员工在美丽山二期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里约换流站对设备进行红外测温,保障持续供电。
中国国家电网巴西控股公司供图
  美丽山二期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有效保障疫情期间电力供应
  (巴西)安塞尔莫·莱奥
  2016年,我加入中国国家电网巴西控股公司,在公司投资建设运营的美丽山二期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简称“美二工程”)中担任首席环保官。现在,我担任公司的副总经理。美二工程线路全长2539公里,途经巴西5个州,把北部亚马孙河流域的清洁水电,输送到东南部的里约热内卢、圣保罗等负荷中心,能满足当地2200万人的用电需求。
  巴西的主要水电资源位于亚马孙河流域,而用电负荷则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能源中心和负荷中心呈逆向分布,亟须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的特高压输电线路。美二工程带来了中国的先进技术和资金,有效满足巴西的实际需要,还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和税收。
  巴西新冠肺炎疫情较为严峻。公司关心每一位员工的身体健康,在今年1月,就组建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在里约办公大楼的每个楼层都张贴了防疫知识宣传海报,并在大楼电梯口和卫生间加装消毒设备,增加消毒频次。公司每天用葡、英双语宣传日常防护知识,建立员工健康状况日常报告机制。
  疫情防控期间,保障巴西电力供应的任务更加关键。为确保输电工程安全平稳运行,公司制定了应急工作方案,一旦出现重大设备故障,能第一时间视频连线中国国内的专家进行远程诊断。为保障安全,特高压换流站加强人员的进出管控。在公司的周密安排下,从2月下旬以来,项目接近满负荷运行,从未出现故障。电力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医疗机构和千家万户,有效保障了疫情期间电力供应。这让我和我的同事感到非常自豪。
  公司还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帮助当地民众渡过难关。在美二工程项目里约换流站所在地帕拉坎比市,一些居民因疫情失去了经济来源。公司向当地300户贫困家庭捐赠了1000个“菜篮子”,每个“菜篮子”中有肉类、牛奶、面包等食品,可满足这些居民一个月的基本需求。帕拉坎比市长告诉我,这些捐赠对当地贫困家庭意义重大。此外,公司还向里约市的贫困家庭捐赠了1万个“菜篮子”,并向里约的方舱医院捐赠了一批医用电动病床和普通病床。
  一直以来,基础设施都是制约巴西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巴西实现更好发展的重要助力。中国企业在巴西拥有良好形象,也让民众对共建“一带一路”更加认同。相信疫情结束后,共建“一带一路”将进一步促进巴西与中国发展战略的对接。
  (作者为中国国家电网巴西控股公司副总经理,人民日报驻巴西记者张远南采访整理)

  雅万高铁
  完备的防疫措施让大家安心工作
  (印度尼西亚)翁玄孝
  2015年,我在中国留学时第一次搭乘高铁。整洁舒适的车厢,便捷高效的乘坐体验,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从那时起,我就期待印度尼西亚也能修建高铁,希望自己能参与到印尼的高铁建设中去。因此,当得知中国电建承建的雅万高铁项目公开招聘的消息时,我第一时间报名,并于2017年2月如愿入职。目前,我在雅万高铁项目部一分部一工区负责翻译、印尼籍员工管理等工作,并参与对外协调事宜。
  雅万高铁项目是印尼与中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项目建成通车后,雅加达至万隆的铁路运行时间将从现在的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我所在的工区隶属于一号隧道。该隧道位于雅加达近郊,下穿居民区、轻轨高架桥和高速公路等敏感区域,施工地质条件复杂、安全风险高,是雅万高铁全线26个控制性及重难点工程之一。
  一号隧道也是雅万高铁全线唯一一条采用盾构法施工的隧道,使用中国自主研发的超大直径泥水气压平衡盾构机进行施工。这是目前东南亚地区所使用的直径最大的盾构机。项目开工以来,印尼政府部门官员、工程和学术机构的人员纷纷来到施工现场,观摩盾构机操作,了解施工要点,为印尼自主工程建设积累经验。
  此前,我对盾构法并不了解。我在业余时间查阅了很多资料,每每遇到难点,中方同事都耐心解答我的疑问。这不仅拓展了我的知识面,也大大提高了我的工作能力。
  当前,印尼新冠肺炎疫情仍较为严峻。项目部采取了全面的防疫措施,每天对项目现场进行3次消毒,要求员工在公共场所必须佩戴口罩。现场工作人员坚持每天两次进行体温登记,在消毒并戴好口罩后才进入施工区域。现场施工人员注意保持安全距离。项目还设立了国际SOS医疗站,以应对紧急情况。完备的防疫措施让大家安心工作,继续齐心协力推进项目建设。
  在两国建设者的携手努力下,一号隧道进展顺利,已累计完成超过51%的工程量。项目部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向当地医院捐赠口罩、消毒液、牛奶等物资。这批物资上用中英双语写着“出入相友 守望相助”,表达了中企与印尼民众携手抗疫的美好心愿。
  雅万高铁项目为印尼青年学子和工程师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培养了一批本土施工建设人才,也带动了沿线的经济社会发展。我憧憬着在项目通车后搭乘高铁,感受自己为之付出努力的喜悦。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高铁也能修到我的家乡苏门答腊。
  (作者为中国电建雅万高铁项目部一分部一工区综合办副主任,人民日报驻印度尼西亚记者徐伟采访整理)

  蒙巴萨至内罗毕铁路
  坚守在国家铁路大动脉上
  (肯尼亚)哈里森·卡玛尼
  我是一名90后。3年前,我成为蒙巴萨至内罗毕铁路(简称“蒙内铁路”)上的一名列车员,后晋升为列车长。现在,我在肯尼亚蒙内铁路运营公司调度中心担任管理工作,主要负责列车调度和运行监控,并协助处理列车运行期间发生的紧急情况。
  蒙内铁路由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是我们国家近百年来新建的第一条铁路,被民众亲切地称为“世纪铁路”。作为肯尼亚标轨铁路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内铁路自正式通车以来,有力拉动了沿线经济和社会发展。2019年,铁路客运平均上座率达到了95%;货运列车日均开行16列,全年运送货物600万吨。
  肯尼亚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后,政府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蒙内铁路的旅客列车暂时停运,但仍承担着货运任务,将防疫医疗物资和生活必需品源源不断地运送到肯尼亚各地。
  为保证铁路顺畅有序运行,避免上下班途中的感染风险,很多肯方员工自愿驻守在工作地点。调度中心是铁路安全运营的中枢,必须保证人员配置,我也自告奋勇留了下来。公司全力保障留守员工的健康安全,为我们提供了口罩、手套、洗手液、护目镜等防护物资,让我们倍感温暖和安心。
  留守期间,我的同事们恪尽职守,加班加点工作。例如,担任列车司机队长的康西莉亚每天清晨5时就起床,为出勤列车司机测量体温,确保岗位每日消毒,并督促在岗员工勤洗手、戴好口罩和手套。同事们的敬业精神感染着我,我为坚守在国家铁路大动脉上感到自豪。
  目前,蒙内铁路员工的本地化率接近80%。向肯方员工教授铁路建设和运营经验,让他们更全面地掌握和理解相关专业技术知识,对铁路的未来发展和促进公司属地化进程大有助益。最近一段时间,中方将对肯方留守员工的培训课程由原来的每月8节课增加至16节课,每人每月4次培训增加至8次。大学期间,我曾在山东师范大学留学,能够熟练使用英中双语交流,就主动请缨担任培训课的翻译。课堂传授的技术经验,也让我受益匪浅。
  近年来,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肯中两国铁路建设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2019年10月16日,由中国交建承建的内马铁路一期工程正式建成通车,我在首班列车上见证了这一时刻。作为蒙内铁路的延长线,这条铁路完善了肯尼亚标轨铁路网,进一步巩固了肯尼亚作为地区交通和物流枢纽的地位。期待疫情过后,火车的汽笛声把繁荣和希望带到我们的每一个城市和村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患难见真情 共同抗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