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到老,活到老
刘墉打开柜子瞧瞧!
你是不是有一堆录像带, 搞不好还有空白的? 而录像机已经可以进博物馆了。
你是不是存了一堆灯泡、灯管,或者卤素灯泡? 问题是你家已经装了省电灯泡, 还有人建议换LED灯呢!
你是不是还剩几卷没拍的底片,而你早已换了数码相机,甚至整天拿着手机四处拍了?
突然间一切都变了! 变得让人“既新又旧”。
以前总说未雨绸缪、有备无患,于是家家存东西。像我,连买幻灯机都附带多买几个灯泡, 买照相机也要多买一组电池。
幻灯机还能用,照相机也能用,备用灯泡是全新的, 备用电池至今没充过电。但是突然之间,幻灯机换成投影机,传统相机改成了数码的,那些灯泡电池全白搭了。
不是我们的步子太慢, 是时代的步子太快!
我岳父用来听某电台的收音机最近坏了,打电话去买新的,电台说早不卖了, 因为现在大家都在网上听。
连我都一样, 有一天去文具行买丁字尺,老板说没有,又很奇怪地笑了笑:“现在都用计算机制图,您还用丁字尺吗? ”
科技日新月异, 不是老东西不能用,只是有一天你拍了底片,却找不到地方冲洗; 当别人早把照片送到天涯海角, 你还在装信封邮寄的时候,你能不改变吗?
被环境逼得改变
老人都有个共同的表现, 就是爱存东西。 因为人老了, 没有安全感, 如同不确定灾荒何时将至的年头,大家都得存粮。
问题是,你是不是该想想,时代不同了,街角就有便利商店,除非你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住在很不方便的地方,否则想用什么随时可以买。就算自己行动不便, 也能打电话叫外卖,或者请亲戚朋友帮忙,犯不着自己存一堆。
每当你想存货的时候, 是不是也该想想,自己的岁月还有多少,还能用多少? 会不会没多久又换新型号,原先存的全成为废物?
别让儿孙瞧不起
听我说这么多,你或许会讲,你老了,就什么都甭买了,反正已经跟不上时代。
这又错了!正因为我们老了,行动越来越不方便, 越得努力学习用新的东西, 好比行动不便的人用电动的轮椅,上下楼梯用电动座椅,甚至像渐冻人史蒂芬·霍金,靠计算机帮助说话,继续贡献他的思想。
再举个例子: 我太太以前拒买智能型手机,说她用不着。她的朋友劝她:“我们越老,越不能落伍,你买一个,抓在手上只用来打电话都好。最起码不会被小孩看扁, 他们看你落伍, 会把你排斥在他们的世界之外。而且当你把手机抓在手上,自然会开始用,不会也能随时找人教,渐渐就会了。 ”
果然,我太太听她的话,买了智能型手机,没多久就成为低头族,连散步的时候,都跟儿孙视频聊天。
她的朋友说得好:“越跟不上,越要跟上! ”
结交年轻朋友
我跟国内来的朋友交往, 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那些家里有小孩的朋友,到美国没多久,英文就大大进步了。相反的,没小孩的人进步就少。原因很简单,前者的孩子进美国学校,起初英文跟不上,常要大人帮忙, 父母被逼得学习, 英文自然进步。渐渐孩子适应了美国文化,回家也讲英文,父母又不得不听,所以听力也大大进步。
同样的道理, 家里有中小学生的父母,计算机八成不差。因为碰到问题,找孩子就能解决。还有很多上年纪的人, 怎么看都不像会用计算机,却能上网写信打电话,八成因为有远方的子女, 为了跟孩子联络他们不得不学。
所以就算你家里没有年轻人,最好也结交些年轻朋友, 学习些新把戏。免得你只知道那几家餐厅、几个市场、几个朋友,有一天餐厅市场被淘汰,老朋友去了天堂,你连能去的餐馆、能聊的朋友都没了。
时代总在进步, 年轻人吃的东西可能更干净、更健康,他们去的地方可能更漂亮、更新潮。别说你不喜欢, 要知道当你当得一代不如一代的时候,非但不能显示你更棒,反而表示:你跟不上新的一代了!
人老, 一方面要知道自己来日无多,不存没有必要的东西。一方面要知道自己的能力渐弱, 应该早早努力学习新东西,利用新科技,帮助自己度过晚年。
活到老,学到老。
学到老,活到老! 活到老,学到老。
学到老,活到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