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66 发表于 2020-7-4 11:17:41

中国科大工会女工委开展传统文化传承活动

     中工网讯 7月2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会女教职工委员会举办了一场“抗疫暖心 健康生活”女教职工传统文化传承活动。
http://ah.workercn.cn/html/files/2020-07/03/20200703144356501491393.JPG  “感谢各位的积极参与,预祝此次活动圆满成功,祝愿各位女老师身体健康,阖家幸福!”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何淳宽的致辞声中,活动拉开了帷幕。
  当天的活动是制作包含传统中药文化的香囊包。“哇!”当五颜六色的丝线、长短针、红绿相间的布块、中药包等制作材料放到眼前时,在场的女老师们还是忍不住发出一阵惊叹声。
http://ah.workercn.cn/html/files/2020-07/03/20200703144402934848634.JPG  香囊来源于一项古老的风俗传统,用五色彩线系着一个装满艾草,雄黄和檀香粉末,混合香料的小布袋给小孩挂着,防止毒虫侵扰,有袪毒避邪的功用,并成为一种保命吉祥的象征。香包又叫香布袋,是用花布和丝线绣成鸟兽、鱼虫、花卉、五谷、人物等各种图像,并在里面装上雄黄、苍术、艾叶等中草药物。
  随着时代的变化,香包的样式越来越丰富。这次的手工制作主题是水果系列。“这个是新疆梨,那个包好的是我们安徽的砀山梨。”看着不同“梨形”的香包,史明瑛老师的一番话把大家都逗乐了。
http://ah.workercn.cn/html/files/2020-07/03/20200703144411574896448.JPG  大家一边学习制作,一边相互调侃,活动现场其乐融融。“您这还有粽子啊?”“啥眼神啊?这是葫芦,这是藤。”
  “这是柿子还是橘子啊?”“你想吃啥它就是啥。”
  “您这织毛衣呢?”“不,我纳鞋底呢。”
  老师们互相打趣,活动现场轻松、愉悦。
  虽然是第一次做香囊,但帅建梅老师做得很快,她的针线功夫由此可见一斑。“穿针引线,缝衣补被,是我们那个时代的印记。”她说道。
http://ah.workercn.cn/html/files/2020-07/03/20200703144420548849712.JPG  据了解,在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安徽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决定在全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女职工中开展“抗疫暖心 健康生活”女职工传统文化传承活动。活动旨在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引导女职工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提升内涵素养,宣扬中医药在调畅气机、疏通经络、避秽化浊、预防保健方面的作用,营造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科大工会女工委开展传统文化传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