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 那个一人干了部门50%的量, 努力干活的员工辞职了
来源:快资讯在部门里,一个努力干活的人工作量能够占到部门的50%以上,一个人顶四个不是传闻,一个人的效率,积极者和消极者,差出几十倍很正常。努力干活人的成绩展示给老板,老板以为是员工的工作职责,没什么惊讶,认为这是员工应该做的,努力的人工资待遇没有明显提升,久而久之愿意做的也不会在做了。
李建是公司的老员工,在公司干了好几个人的工作,质检,技术支持,研发,出差拓客,甚至公司的电路和电脑维修,设备维护也都是李建干。随着物价上涨,李建感觉工资待遇不够用,李建了解其他公司的待遇,自己的工资偏低,向老板申请加薪到4500.老板不同意,说李建还需要更加努力,以后公司会考虑加薪。李建辞职找到新的工作,薪资待遇给到5000,只负责技术,非常轻松。后来,听说老板找了四个员工来替代李建的岗位,每个人的薪资给到4000.原老板打电话让李建回去工作,李建拒绝了。
小李因为有工作经验,底薪比其他的新员工要高一些,工作能力强,老板的期望很高,部门50%以上的单子被小李搞定了。能力强,被老板委以重任,希望小李天天加班。小李住的地方离单位比较远,白天的时候,工作效率高,别的同事还在考虑怎么做的时候,小李已经完成了。当有同事完不成工作时,提议老板,小李的底薪高,工作交给小李负责。三个月后,小李辞职了,底薪高代表思维水平高,不是多做工作和天天加班。
其实这种现象在在职场中还有一个说法叫做“鞭打快牛”,其实就是在职场中效率高的人反而工作越来越多,而那些效率低的,慢悠悠做着事情的人却工作量一直很少,有能力克服困难的,发现困难越来越多,没能力的却总能拿到轻松的工作,业绩高的人总有更高的目标,业绩一般的人却可以凭借任务完成率拿到不菲的报酬。这种做法慢慢的就会让那些优秀的“快牛”,慢慢地失去了动力,一步一步的也成为了“慢牛”,甚至于有些直接离去,更有甚者会因为愤怒而破坏团队的工作。
那么怎样的薪酬模式,最能符合人性、激励员工,给员工加薪还不增加企业成本?实现员工价值和企业利益趋同呢?KSF薪酬模式——成功关键因子,价值管理工具,适用于首企业高管、部门经理、技术员工、销售员。企业管理层是核心岗位,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所以做薪酬模式的激励性非常重要,为了避免高层占据高位不做事,我们必须抛弃传统的薪酬模式,改用用KSF薪酬模式。KSF是一种能体现管理者和企业共赢的模式。这个模式分配的不是企业既有的利润,而是一种超价值的分配模式,要求员工拿出好的结果。
当然这种方式是在提成的基础上,年终时额外进行奖励优秀业务员,每年奖励金额分3年奖励,让员工一直在公司里有预留的奖金,员工如果主动离职,剩余的奖金就不再发放,这是通过增加员工的离职成本来降低优秀人才的流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