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66 发表于 2020-7-5 14:13:11

在上海长宁工作工会离我们很近

        来源:劳动报
     五年来,长宁区总工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职工群众为核心,群团改革以后,长宁区总工会资源下倾、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全面推进改革工作。
  长宁区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广大职工群众的付出与奉献。长宁区总工会始终与全区职工群众站在一起,当职工群众的朋友和后盾。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工作、生活在长宁的职工群众们,看看他们眼中的长宁,听听他们的故事,和他们一起聊聊咱们的工会。
  工会工作者从职工中来到职工中去
  他们的工作是与职工打交道,职工们亲切地称呼他们是“娘家人”,他们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他们是工会工作者,也是一名名普通的职工。总是为职工发声的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又有什么想说的呢?
  工会工作者是奋战在工会工作第一线的人,尤其是群团改革以后,长宁区总工会牢固树立“小机关、强基层、全覆盖”的改革方针,以增“三性”去“四化”为目标,围绕机构设置、队伍建设、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等四个方面提出了16条改革举措。重新梳理机关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将原有的6个职能部室精简归并为4个。强化事业单位的公益性和服务性职能,实行管办分离,将原职能部室服务职工的具体事务和日常活动转由事业单位承接。拓宽工会干部来源渠道,增补了区总工会第五届委员会挂职、兼职副主席,基层一线人员在全委会、常委会委员中的比例分别超过了40%和20%。
  “工会的存在感越来越强”
  戴轶青长宁区总工会兼职副主席、联邦快递工会主席
  自从2008年当选工会主席,我在工会一干就是十个年头。这十年让我感受到,企业工会的存在感越来越强,这得益于市总工会和区总工会丰富资源的下沉,比如近年开展的疗休养、文体活动等,深受职工的欢迎。每当企业要举办活动时,上级工会也给了我很多指导和帮助。  企业工会的存在感强,离不开与职工的互动。我们的工会很重视亲子活动和职工社团。在职工社团方面,我们工会充分给予员工自由,以此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只要是有详细活动方案和可行性的提案,我们都予以支持,让员工和工会工作者能够在互动中得到成长,这也有利于我们工会工作的开展。
  群团改革以后,区总工会兼职副主席的身份让我能够更好地反馈基层的声音,对全局产生双向的影响。比如我们每个月的主席办公会和非公企业工会沙龙,都是很好的沟通机制,让企业之间的信息更加通畅了。
  工会工作做得好不好,还是要职工说了算。每年我们工会都会进行满意度调查,从调查中,我能够感受到,工会离我们基层的会员越来越近了,而作为企业的工会主席,又是我们区的兼职副主席,我也感受到,工会的存在感越来越强。
  “工会离职工越来越近”
  黄文博长宁区新华路街道总工会副主席
  群团改革之前,我在上海市总工会工作,群团改革之后,我是长宁区新华路街道的一名工会干部。基层的工会工作对我来说也是不同的经历,在基层工会这块“宝地”上,我正在努力向着复合型人才转变。
  这次群团改革后,长宁区总工会和新华路街道总工会对我也十分关心,让我感到自己不是“孤军奋战”,在我们街道总工会,就有两位带教老师帮我适应街道的工会工作,从他们的身上我也学到了很多技巧,比如和企业沟通的时候尽量从他们的角度和需要出发,和企业工会负责人也不单单是上下级的关系,而是要和他们交朋友,从而慢慢开展工会工作。
  五年来,我们街道总工会按照进一步加强街道小三级工会建设的要求,基本形成“街道总工会-小区(楼宇)工会联合会-企业工会、联合工会”的三级组织体系,形成健全的工会组织网络。在建会的基础上,我们也重视“服务型”工会的创建,以丰富的活动和载体,提升工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上海长宁工作工会离我们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