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zi 发表于 2020-7-16 11:31:59

尊重的力量

背景:
      C国是我司最重视的MBB发达市场之一,无论是品牌、战略还是市场,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无数精英们年复一年的辛苦耕耘,公司好不容易才在该高端市场积累了信用和认可,在列强的后院里艰难地扎下根来。一线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根嫩苗,客户界面的工作,由外籍本地员工负责,中方人员扮演幕后支撑角色。

      2014巴展后,一线要求无线MKT派几名专家到C国,给所有的市场一线同事传递公司最新产品和解决方案。这样的会议,一方面是传递信息,另一方面,是接受一线的投诉和抱怨。

      此行,我所代表的产品面临很大压力。产品虽好,但因为种种原因,路标屡屡延期,导致客户满意度不断下降,客户经理的压力越来越大;产品线前任主管甚至被调任C国,负责接口研发管理需求。在workshop之前,中方同事纷纷给我打气,说:被一线本地员工当众挑战,不要害怕难堪,问题不要当场回答,不要怕下不了台,被骂一顿就好了,老外就是这么直接……

      我听了之后很是忐忑,肾上腺素飙升,仿佛即将上擂台,而结果是被K.O.。

挑战
      Workshop开始了,在公司附近的酒店。台下8张桌子,坐了将近50人,大部分是本地员工,还有一些中方领导,连服务的同事也被邀请来。我们演讲人员坐在前排第一桌。

      在我前面演讲的兄弟,采取传统保守讲法,逐页讲胶片,Key Message全部点到,无可挑剔。尽管如此,本地员工的提问却毫不客气,咄咄逼人,气氛异常压抑。感谢这么痛苦的前奏,让我心跳持续120,有效地克服了时差,保持大脑清醒。

      离我开讲还有40分钟,我得抓紧时间,调整策略。我告诉自己,此次演讲,要做到不卑不亢。我飞了十几个小时过来,可不是来挨骂的;也不是简单的讲胶片,如果听众对我不信任,越讲越扯,怎么办?我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平等沟通,是人与人信任的前提。而彼此尊重,是平等沟通的基础。只有对观众们充分尊重,才能赢得观众的心。

行动
      我环顾了下会场,长方形的会议室,讲台离客户较远,投影屏幕不大,灯泡亮度也不够,如果放现有的材料,中后排可能会看不见字……于是,我争分夺秒赶紧调整胶片,把页面简化,换成黑底白字,字体加大2号,把客户可能会挑战的问题,加到thank you页后面…… 这一切搞完,该我上场了。

      上场后,屏幕上投影出了“XXX解决方案巴展overview”。台下一阵骚动,我隐隐感觉到,有人已经做好扔鸡蛋的准备了。我定了定神,没有像其他发言的人那样,站在高高的演讲台后面,却反而往前一步,站到了讲台前。大胆,要么是傻得找死,要么是胸有成竹。我希望我是后者。

      “If you may allow”,等台下嗡嗡几秒后,我开口了,缓慢而低沉,态度极其谦卑,用的是装逼的英式英语,“I’d like to start my speech”。台下一怔。估计从来没有人这样,居然说话之前还要征得观众的允许,太客气了。果然这招奏效了,台下顿时安静了,带头大哥在下面说“yes”,后面零星有人附和“Yes,please”。态度虽然挺生硬,还带着点不耐烦,但好歹是个“Yes”。Yes就意味着肯定。我上台啥都没开始讲呢,就给了个yes,这对全场来说,是个好的心理暗示。

      “首先,我要对你们说sorry。Sorry产品的路标又推迟了。我知道你们在客户面前为此承受了很大的压力……”道歉,开头必须道歉,要第一时间化解冤屈和怨恨。让他们知道,我们是一伙儿的,压力和痛苦感同身受,一起承担,引起共鸣才行。果然,大伙儿立刻来精神了,纷纷调整了坐姿,还有人开始清嗓子准备插嘴拍砖。客户线的老大坐在台下,左右转身眼神扫视全场,示意兄弟们静一静。

      “推迟是有原因的。我们这个领域,市场变化非常快,客户需求也在不断进化。”指出客观原因,总是没错的。“我最近在读一本书,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感触很深(读一本牛逼的书,并且牢记英文书名,是很有用的)。达尔文说,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生存下来的,不是最强壮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能适应变化的。相信在座的各位,曾经都在友商工作过,最后来到了华为,你自己在适应改变,同时你们也见证了华为的变化,见证了华为不断调整和改变,适应竞争。”听我说到这里,台下的观众明显气氛有点温暖了。啊,这个speaker是多么的与众不同啊,而且看起来还有点道理的样子。连我自己都有点崇拜我自己了!

      我借机话锋一转,说道:“我们研发有个流程叫IPD,在座有知道的吗?”及时和台下互动,是保持联系、试探反应的一种手段。台下反馈还挺积极,有若干人回答 “Yes!Integrated Production Development!”很好,观众开始跟着我的思路转了。我继续说:“这个流程的伟大,就在于能够通过一系列的环节,从源头上控制、从过程上保障,确保做出客户真正需要的产品。在这里,我要代表产品线,感谢在座的各位!是你们不断收集和反馈客户需求,不断帮助我们修正产品设计,我们才能有今天的市场地位。”我手指一指屏幕上的饼图,显示分析师评价华为在C国的市场占有率及发货量,继续拍马屁:“你们在世界上MBB最发达的国家,你们的需求和反馈,引领着整个行业……”我能感觉到,台下观众都激动了,台下领导们的紧张心情都放松了,饱受折磨的产品经理的眼睛都湿润了。“那么,你们愿不愿意再给一点时间,让我们打造出业界最好,最有竞争力的产品?让你们的客户更加满意?而这,只需要再多一些理解,再多一些宽容,再多一些耐心?”

结果
      结束了这段5分钟的开场,我开始了胶片的讲解。

      30分钟里,我的描述平实、坦诚;我的声音缓慢、低沉;回答问题毫不绕弯子;面对个别余恨未了提问,客户线老大和中方领导甚至主动站起来抢着替我辩解。这个时候,被感动的人,是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尊重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