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jlnh2006 发表于 2020-7-17 11:02:33

回故乡的路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1周年,回望71年来祖国的沧桑巨变,感受着身边“衣食住行”的变化,步入不惑之年的我常常感慨万千。
       我出生在山东省曲阜市的一个小山村,在我8岁那年便跟随着父母离开了故乡,搬家去了外地。30多年来,每一次重回故乡,眼前都有着不同的变化,变化的是故乡越来越美的容颜,不变的是我对故乡深深地依恋。
       小的时候,故乡很穷,村里茅草屋随处可见,每家每户门前的路面也破烂不堪。每逢下雨时节,泥泞的道路异常难走,低洼处总是积满了雨水,走不了几步,鞋底就会沾满了厚厚的稀泥。姥姥家离我家有十几里的山路,母亲时常带着我和姐姐去看望姥姥,为了节省时间,我们抄近道要翻过一座山,山路崎岖不平,凌乱的乱石块硌的脚底生疼。那时,村里的自行车也不常见,要是谁家骑着自行车去走亲戚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
       当时父亲是民办教师,教学的地方离我家有30多里路,为了回家方便,父亲攒钱买了一辆自行车。每逢周末的时候,父亲便骑着他的自行车往家赶,每次当我看到自行车甭提有多高兴了,常常让父亲骑车带着我在村里转转。我坐在横梁上,双手紧紧抓着车把的中间,不时拧几下车铃铛,清脆的声响便令我非常地开心。
       父亲姊妹七个,他排行老二,上面还有一个姐姐。离开故乡后,老家里的红白事,父亲都要回家。那时候坐车很不方便,车次也少,公共汽车到城里车站后,也没有公交车可以回村,每次都是我叔骑自行车去城里接父亲,回去的时候还要再送到车站,回一次老家光来回就耽误好长时间。因为回一次老家就是受罪,所以父亲领我回老家的次数也屈指可数。
       时间过得好快,2000年我参加了工作,当时身边的朋友都骑上了摩托车,在马路上风驰电掣很是潇洒。父亲担心我的安全,所以一直没让我买。当时,单位兴起了学车热,我也报考了驾校,顺利拿到了驾照。2006年,在父亲的资助下,我们家花十多万买了一辆私家车。有了车以后,再回故乡方便多了,当天就能够打来回,坐在车里,父母感慨说:“现在的生活在过去真是想都不敢想,现在咱家住上了商品房,开上了私家车,生活真是越来越好。”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如火如荼,我们老家从城里到村里的道路也重新修建了。如今再回老家,乡村公路全是厚厚的水泥路面,平坦又宽敞,路两旁种上了两排高大的杨树,开车行驶的道路上,心情很是惬意。村里每家每户门前的土路也规整了,下雨天不再变得泥泞难走。如今,老家的村里二层楼房随处可见,现代化家用电器也应有尽有,乡亲们下地干活,也都骑上了电动车。村里开通了城乡公交车,现在村里的乡亲去县城转一转,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
       从以前步行、自行车,到如今的高铁、飞机、网约车……交通工具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人们亲身见证着交通方式的巨大变化,享受着越来越多元化、便捷化的出行服务,这一切,都是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的真实写照。
       我们一定要珍视今天所拥有的幸福生活,因为党的正确领导和好的政策,也让我切身感受到回故乡的路变得不再艰难和遥远。(谢安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回故乡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