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X68 发表于 2020-7-23 21:39:11

一位杰出的能工巧匠

——蔡玉芝同志的主要事迹


蔡玉芝同志,男,汉族,1948年10月出生,肢残三级,高中毕业,广州敬修堂

(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改攻关组组长,高级技师。他从80年代开始就在企业生产设备技改方面工作,为企业的生产发展作出了较突出贡献,曾获国家中医药优秀奖,广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其本人在1991年被广州市政府评为市先进生产(工作)者;1995年被广州市政府授予“有特殊贡献的能工巧匠”光荣称号;2002年度被评为广药集团敬修堂公司十大“园田之星”中的“科技之星”等。
  蔡玉芝同志自1975年进入敬修堂公司以来,一直从事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虽然他从小就患有小儿麻痹后遗症,文化程度只有高中的水平,但他没有因为身体上的残疾,而放弃对知识的追求。他自学了车工、刨工、焊工、钳工等知识,并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际技能。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机械也进入了自动化、程序化和智能化的年代。他亦自学了电工和微机的实际操作技能,使他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充实了技能。从八十年代开始,蔡玉芝同志就在企业的生产设备上,成功地进行了多个技术改革。在这些设计和改革的项目中,由蔡玉芝同志主持完成的小丸车间技改项目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中药行业“七五”期间技术改造优秀项目,和小丸设备项目荣获广州市一九九一年度企业技术进步项目三等奖。
  中风回春丸是敬修堂公司在九十年代初,开发研制的一个治疗中风后遗症药物。面世后的市场需求量大,但由于在生产过程中的包装环节,从小丸入瓶、压盖,到贴标签都是手工的,工作量大,效率低,致使需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公司决定自行研制一台具有九十年代国内先进水平的小丸包装生产线,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并把这一研制工作交给蔡玉芝等车间机修人员负责。蔡玉芝同志在参考了英国KINGCO公司的小丸包装机的基础上,结合中风回春丸的包装特点,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投入资金2万多元,就研制成功了小丸包装生产线,而购买同类型的小丸包装生产线,其资金则需要20多万英镑,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资金。由于该小丸包装生产线具有结构合理、装量准确、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等特点,使操作工人在较短时间内就能熟练地操作使用,缩短了投产的时间,生产效率比手工操作时提高了七倍,大大地满足了市场的需求。为此该生产设备在一九九三年获广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并作为科技成果被收入在同年的《广东科技成果汇编》一书中。
  蔡玉芝同志不仅在生产设备研制方面为企业的生产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对现有的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不断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一九九六年蔡玉芝同志通过对有关铝塑包装机资料的收集,提出对闲置了十年,用10多万购买的锦州铝塑包装机进行革新改造,发挥其作用,该建议得到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蔡玉芝同志与车间维修人员一起,参照西德平板式铝塑包装机的技术和资料,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对该设备成型、热合、冲剪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采用气动、液压、光电控制及加速冷冻等方法进行解决,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同时还对其作了PVC塑料片无片自停显示、PVC塑料片超温气动保护装置等的改进和完善,使其既适应了生产的需要,又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同时又提升了公司的微丸和散剂的包装档次,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在敬修堂公司众多的外用药当中,药用胶布以其使用方便,药效迅速的特点而深受患者的喜爱,但药用胶布由于其透气性差,而容易引起患者产生皮肤过敏。因此,国内外厂家都采用对药用胶布进行打孔的新工艺,以增加其透气性减少胶布对皮肤的刺激。蔡玉芝同志瞄准国内外的新工艺、新技术,对公司的生产药用胶布设备进行改造,与技改攻关组的同志一道,设计制造了药用胶布打孔联动生产线,把过去涂胶—开条—打孔—垫纸—切片分段独立操作的工序,改为全线联动进行,既节省了劳力,降低生产成本,又提高了生产效率。
  清热消炎宁、养血生发胶囊是广药集团敬修堂公司销售、生产的重点产品,而胶囊填充工序是由从意大利引进的自动化程控相当高的胶囊填充机来生产的,经过七年多的生产,除日常的维护保养,及部分部件的更换修复外,从未进行过整体的拆卸检查和修理,致使设备的磨损情况越来越严重,故障率越来越高,机械的稳定性持续下降,已到了设备大修理的程度。而对于全国只进口了3台,价值数百万元的胶囊填充设备,如果请国外的公司来大修,则最少需要十万美元。公司领导决定把该设备大修的任务交给技革攻关组。蔡玉芝同志带领技革攻关组的人员,提出用10万人民币的资金来完成这次大修任务,首先对该机进行整机的拆卸清洗检查,然后进行分析,查阅有关的资料,针对检查出来的12项主要问题,制定出大修的方案。在技革攻关组人员的通力合作下,在公司设备部、车间的支持下,在外协单位的配合下,经过近半年时间的努力工作,完成了胶囊填充机的大修和试运行工作,并针对在试运行中出现的问题,采取一系列的针对性措施,基本上解决了在试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检测在不同的运转速度时对生产过程产品稳定性的影响,从中找出对产品稳定性影响最小的运转速度,确定为最佳运转速度,并通过多次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运转速度下进行抽样检测,经公司中心化验室检验,胶囊装量、发现空胶囊等综合指标合格率为98.7%,基本达到原设备的生产水平,为企业节约了数十万元的维修费用。
  蔡玉芝同志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并将掌握到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他的行为真正体现出“创新提高,实现自我”的企业精神,同时他在不断学习提高过程中,把下一个目标锁定在研制新一代的微丸分装机上。蔡玉芝同志没有因为身体上的残疾而影响自己对目标的追求,而是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断的创新提高,实现自身的价值。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位杰出的能工巧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