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带头创新 企业成效显著
日前,中煤伊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输煤检修班班长哈斯木·别克跟往常一样来到生产现场,检查支杆式斗轮机悬臂皮带调偏装置运行情况。这个装置是别克劳模创新工作室今年研发的一项新成果。装置安装投运后,有效解决了斗轮机悬臂皮带跑偏难题,提高了检修工作效率、操作安全性,降低了机械伤害风险。经过一段时间运行,伊犁能源公司将这项成果申报了专利。
据悉, 近3年来,伊犁能源公司累计投入200多万元经费支持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进行课题研究。公司工会将创建创新工作室活动作为深化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作、提升职工队伍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建立起领导、保障、评选、激励、交流、培训、考核、推广应用“八项机制”,确保工作室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增强了职工的参与热情,极大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
既有经费支持又有制度保障,伊犁能源公司凯升劳模创新工作室、董胥劳模创新工作室等3个工作室成立后,积极发挥“师带徒”传帮带作用,签订协议,约定双方责任义务;针对生产工作中的技术难题和创新课题,引导徒弟动脑筋、想办法、做试验,进行技术创新研究;在创新过程中,师傅向徒弟传授先进的技术技能和经验,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创新工作室一直以来是企业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孵化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工会以创建创新工作室为主要载体,为促进劳模和工匠人才在企业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搭建平台。截至目前,已命名510个自治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其中7个被命名为全国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页:
[1]